除夕夜,對華夏人民來說總是非常特別的。
再多的糟心事,也可以在歡笑聲中留給去年,丟到時間的垃圾堆中。
新年要開心,是華夏的共識。
除夕就跟雙休日前的周五晚一樣,還沒到正式放假的時間,卻已經享有這種愉悅的心情。
就跟偷了一小段假期似的,還可以好好計劃假日安排,這是充裕的快樂。
新的一年要到了,但是還沒到,所以除夕快樂得很。
等新年真到了,真要開始面對新一年的計劃、目標、壓力……倒是沒有想象中那么愉快。
長高了的李顏神完氣足走出房門,連陳鳳玲都不禁問:
“是你頭發太亂了還是,怎么覺得你高了?”
“長身體了。”
“今晚多吃點。”
陳鳳玲已經逐漸進化到連兒子一夜間肉眼可見地長高,都認為理所當然的境界了。
然而,下午難得跟父母一塊坐在客廳看電視的李顏,心情卻不是很美妙。
初中、除夕……
看似不相干的詞匯在特殊的日子喚醒了糟糕的記憶。
重生前的初一上學期,李顏因為從期中考年級第六到期末考第十三的“退步”,而被鎖在門外的那天……
就特么是除夕。
雖然在此之前,李顏因為聽不慣陳鳳玲大過年的非要說一句“今年要是不退步就開心”,選擇了“不尊重父母”的硬剛。
但除夕夜因為這種原因被鎖在門外,直到鄰居驚嘆著“考全班第十三這么厲害怎么能這么對他”敲響了門,李顏才得以進屋,度過這個冰冷的夜晚。
也確實離譜了點。
李顏當時甚至不敢跟鄰居阿姨說是年級十三名。
那種委屈哪怕重生了想起來還是很痛苦啊……
好你個老天爺,這種記憶就給老子原汁原味是吧?
媽的,不能拿前世的委屈生這輩子父母的氣,真是站在棉花堆里練搏擊。
年夜飯陳鳳玲難得做了龍蝦,開開心心給李顏夾了一塊,卻見兒子興致缺缺,自是關切詢問。
“老爸老媽,問你們個事兒,如果我期中考第一,這次期末考了第十三,你們會生氣嗎?”
“怎么會呢?”陳鳳玲驚訝地看著李春,“你是我們的驕傲。”
“那如果我不是在新北一中,而是在凜城一中呢?”
“也不會,這次不行,下次考回去就可以。”李春笑道,“爸媽相信你。”
不像演的。
李顏情緒有點復雜,不知道父母這是被無敵的自己慣壞了,已經想象不到“失敗”的樣子所以無法共情;還是真的被自覺勤勉的自己改變了,發自內心認可。
“不過,為什么是第十三名?為什么是凜城一中?”陳鳳玲疑惑。
“隨口一說。”
“快吃龍蝦,媽這輩子還沒吃過咧,你回來過年,買回來一起嘗嘗鮮。”
大過年的,想什么沒有發生的曾經呢。
好好吃飯。
萬萬沒想到,大年初一的午飯,李顏就沒吃好。
依凜城的習俗,大年初一都是回老家,李春陳鳳玲都是各自家族里唯一一個從農村跑到城里定居的,跟家族親戚關系說不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