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有時候就是這么一個特別的關系,患難確實見真情,但平時也是真見不得伱好。
尤其是李春,身為小兒子,沒有選擇留在老爹身邊,跑到城里打拼,也沒賺到啥大錢,在李顏爺爺奶奶眼里,就屬于兩頭不討好的行為。
于是逢年過節一見面,總免不了要挖苦兩句,說還不如李春大哥留在家里開個小店活得好。
直到李顏開始在小學成為年級第一,李春夫婦倆才算是在山旮旯的老家抬起頭。
不過李春并不算很在乎,他知道常年生活在山里的爹媽跟親戚們什么眼界,也無意跟他們糾纏什么,只要能盡自己身為兒子的孝道就行。
大家生活狀態完全不同,沒必要誰給誰添堵。
所以六年級那個寒假低調地混過去了,免得一群爭著哪家村小的班級前二十厲害的親戚不開心。
今年是藏不住了……
不過李顏覺得,這群親戚里就算有再怎么見不得別人好的,也不至于傻逼到來惹他。
這不是大過年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巧了,還真就有。
大部分近的遠的親戚,還是知道李顏的成績何等耀眼的,好的夸兩句順帶教育孩子以李顏為榜樣,明顯感到情緒不對的,至少也會把夸夸的表面功夫做好。
直到由大伯準備的簡單家宴進入尾聲,突然有一個喝了那么兩杯酒的中年男親戚喊了句:
“考年級第一跟我兒子年級第十二也沒差多少嘛。”
挽尊,可以理解。
“新北跟凜城,說到底也沒兩樣。”
持續挽尊,勉強理解。
“最關鍵是,讀成什么樣,最后都是打份破工。”
強行挽尊,有些不美了。
“我兒子就算考倒數第一也無所謂,以后過來接我的廠,賺得還是比在新北考第一高得多。”
這基本是失心瘋了,李顏嘴角已經翹起來,卻被陳鳳玲眼神阻止。
李顏甚至能讀出話來:大過年的……
“李顏,你要不以后就來我廠子打工吧,給我兒子打下手,看在親戚的份上,給你的工資肯定比以后在新北高得多。”
大過年的,你干嘛惹我?
李顏一直覺得因為某人層級太低,所以雖然他惹了你,你最好不要還手,否則會自降身份這種說法,很傻逼。
狗朝我吠了一聲,我當然不應該汪回去,但我可以一套打狗棍法揍它啊!
大家都懂這位親戚是給自己找點面子,笑笑也就過了。
李顏:“爸,這是哪位?”
李春表情說不上尷尬還是暗爽,“你三叔。”
爺爺就兩個兒子,三叔自然是已經過世的二爺爺的兒子了。
“還以為多親近的關系呢,比我還了解我的未來。”李顏笑道,“三叔,您這話我可記著了,干脆我輟學打工吧。”
甭管認真與否,家族這么多年出了個頂天的學霸,才初一就說出輟學的話,對于部分重視家族榮譽的宗親來說,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當場就有幾個長輩對這位三叔投去了怨懟的眼神。
也有人當場開始勸李顏,“顏兒啊,不要被他給帶歪了,他搞那么個破廠,哪值得你輟學啊!”
“哪里能說是破廠,”李顏擺出非常認真的表情,“三叔能給我開一個月五萬十萬的工資,這還叫破廠,四嬸是不是要求太高啦。”
“等等等等,”三叔急了,“我什么時候說給你開五萬十萬了?”
“不是您說的工資會比我以后在新北高得多嗎?”
“嚯,”三叔品出味來,“李春,你這兒子心比天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