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郭啟文倒是支吾起來。
“你覺得,我得去證明各種數學猜想,去研究尖端物理,這才叫不浪費天賦,才叫發揮了我的才能嗎?”
郭啟文愣住了,“難道不是嗎”五個字愣是沒說出來。
“誰規定的聰明人、有天賦的人就必須走這么一條路了。”李顏聳肩,“我只在能力到位的情況下去觸碰一下人類某方面智慧的明珠,但我的人生不會只以此為準。”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能力到位……也不只是看我努力與否,我的天賦足不足以支撐我走到那,現在也不好說。這東西除了要努力,也需要一些運氣,如果我真的有幸得以觸碰,我自然樂意在科學發展史上記錄自己的名字。”
這個態度顯然讓郭啟文有些無法理解,“實話說,李顏,我沒太聽懂。”
其實這些話有什么好聽不懂的?
核心其實是價值觀問題。在郭啟文以及許多人眼里,像李顏這種可望不可即的天才,往往都是遠離世俗、一心求道的形象。
李顏說他“不愿浪費天賦”,平時又如此努力地自我提升,顯然是求道者的姿態,他的理想與未來,必然是去鉆研最前沿的內容。
但李顏不是這么想。
他的天賦不錯,但并不頂級,他也知道作為帶著掛的重生者,他有資格有能力去追逐更崇高的東西。
就例如他給自己定的目標——人類之巔。
但他想先把前世的遺憾給補了,他喜歡做一個全能者,喜歡體驗不同的生活,喜歡文藝創作,喜歡裝逼。
這段時間創作網文,李顏出于取材學習也好,滿足個人興趣也罷,看了許多重生文。
身為重生者看重生文,確實是一件非常怪異的事,會帶來某種特別的快感。
毫無疑問,大家想象中的重生,都比他簡單了許多。有的靠記憶信息差發家致富,沒過多久煩惱就從怎么賺錢變成怎么花錢;有的系統發布任務,只要完成就給東西給數值,只要愿意做,從零成長為數學大神也是可以的。
所以他們很容易獲得千億資金稱霸藍星,也能夠解開哥德巴赫猜想甚至黎曼猜想,左手星際移民,右手可控核聚變。
他不行。
他沒有信息差,錢要靠能力一點點掙,雖然現在有了反向利用記憶封鎖的操作,說到底也還是得靠能力。
而他的能力,要練。
系統讓他不會退步,讓他全方位進化,讓他能依靠高級技能的輻射瞬間掌握相關低級技能。
但每10%的坎,系統不會幫你。
沒有任務,也沒有獎勵,只能靠自己硬磕。
這就取決于他本身的天賦。
“我沒有那么高的理想,說到底,快樂是我的第一要務,裝逼讓我快樂,我就一直裝;賺錢讓我快樂,我就一直賺;改變世界讓我快樂,我就努力改……至于為這個社會貢獻我的智慧,我沒有那么高傲,這個世界天才很多,他們有人窮其一生,只為了解決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