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咱們上回聊的造手機,你準備直接搞出軟件生態,從軟件生態需求的角度優化系統,從推出的那一刻就是‘改變生活’的完整版。不過……這個需要很多很多想法,跟我聊聊吧,伱上回說的要做外賣的事情,我也很感興趣。”
李顏一愣,“不是,誰說我要做外賣了?”
“你不是都找臨大那個餓了吧團隊了解東西去了嗎?不是要做外賣?”
“了解一下就是做外賣,我參加個文藝匯演就是要當明星啦?”李顏笑道,“而且外賣很難做的,只做特定區域的小范圍平臺,那跟他們現在的餓了吧沒有任何區別,沒啥意義。真想把這個平臺推廣出去,那是直接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事情,他們憑什么要用,是個極其難以解決的問題。”
“啊……”這方面鄧宇迪直接蒙圈。
李顏喝了口可樂,“我其實是要一個算法。”
“哦!”這方面鄧宇迪來勁了。
“如果要做一個大的外賣平臺,并且組建自己的配送隊伍,那如何派單并且靈活根據外賣單子進行路線規劃,就需要一個牛逼算法的支撐。”
“多牛逼?”
“……你還挺幽默的宇迪。”李顏尬笑一聲,“真要搞一個外賣,就算不考慮大家為什么要用這個起步問題,其他要考慮的問題還多得很,那都不是幾個人坐在一塊拍腦袋就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你想先搞一個算法模擬?”
“對,數據就取自餓了吧團隊。”李顏點頭。
“那你不還是要做外賣?”
終于問到這句話了。
看到李顏翹起的嘴角,鄧宇迪暗道不好,他隱約覺得自己要被裝了。
“基于可預見的人手一個智能手機的未來,這個算法真搞出來了,絕對不只是外賣這么簡單。能送外賣,就能送其他東西,只要把供應端做好了,買便藥、買菜、短途快遞,啥都可以送。而且既然有了派單接單與地圖路線規劃導航這些能力,就不只是能拿來買東西,還可以打車。”
“啊……”又是鄧宇迪比較蒙圈的內容,“這得是多少工作量?”
“宇迪,你比我還自信。”李顏大笑,“我都不敢想真的做出來,我的想法,是搞概念。搞出來一個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品,但不用到能直接用的程度。”
“我確實很自信。”
“……”跟鄧宇迪溝通需要一種特殊的節奏,目前李顏還沒找到。
“有了概念成品,你是說一個手機嗎?”
“都行,哪怕是一個演示。”李顏聳肩,“只要能把我成套的想法展示出來,讓各路大佬們看到可行性,愿意用他們的資源加入進來,就成了。”
“哪來的各路大佬?”
“開發者大會、科創大會、‘我同學爸爸’朋友圈。”
“你好,我收拾一下桌子,謝謝。”一位年輕男店員端著托盤過來,不太熟練地清走了桌上的食物殘余。
“誒帥哥,”李顏叫住了他,“想問下,你們宅急送是怎么個運作模式?”
剛來打工不久的年輕人有過一整周的培訓,重點之一就是應對客人“奇怪的問題與要求”,經理用過來人的經驗給他科普了各式詭異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不吃飯用你們廁所行嗎”、“能不能給我一瓶番茄醬”、“漢堡不要面包多片肉可以嗎”、“帥哥/美女要個聯系方式行不”、“十天沒吃飯了給我一個漢堡吧”等等。
但他真沒想到會有問宅急送運作模式的,超綱了朋友。
“我幫你找下我們經理。”說著這位年輕人就壓低帽檐走進了后廚。
我靠,直接把李某人當找茬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