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缺乏一些量化標準。
這大概也是人文社科會被一些人認為“偽科學”的原因。
人的主觀觀念太過復雜,并且可變性極強。
所以人文社科類的研究非常難以做好控制變量,今天這個研究說明大家對某種東西介意,明天換個時間測試又能得出完全不介意的研究結果。
但這不代表它沒有用。
李顏現在就是不停在針對他的輿論環境里安插“全能”的楔子,“做啥都能成功”一旦形成了固有印象,就會成為他一把趁手的武器。
代價是“逼王”這個不甚雅觀的昵稱不脛而走,以驚人的速度取代“顏神”“顏帥”“李顏我終生的愛”等稱謂,成為互聯網上李顏撕不掉的一塊狗皮膏藥了。
從現在開始,可以說他已經完全告別了初中的校園生活,除了住在宿舍——其實住得也不多了,賀子翔跟賴一寧已經千里迢迢來到臨江,“河圖系統研發小分隊”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創族大廈的酒店房間里,白天基本就是實驗室搞測試,有時候帶著問題去找孟長歌研究;到了晚上就在會議室跟創族搞系統的負責人交流。
年輕人的精力無比旺盛,每天都能整出來成噸的bug與問題,然后自己投入其中樂此不疲。
一下子就到了四月底。
連黃展都跟李顏感慨,讓他連著住這么久的酒店可受不了,也就是學生時代能夠兩件衣服穿通關了——睡覺連睡衣都不用,校服照樣躺。
想當年在電子廠打工,一件衣服不用洗連穿三天都沒問題,只要周圍人不嫌臭,一衣永流傳也不是做不到。
現在他晚上要是沒有換一套在護理機烘得松軟柔順的高級睡衣,覺都睡不好。
出差都得帶著。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吶。
李顏表示伱說得對,我就特么受不了了。
所以他偶爾也會回一下宿舍,或者去一下林志遠的秘密小屋。
去的次數多了,秘密小屋就從兩個人的基地變成了六個人的基地。
“有自己房子就是爽啊!”賴一寧不斷感嘆,“這還能洗洗衣服,還能做做飯!”
“你會嗎?”李顏問。
“不會。”賴一寧撓撓頭。
“來這唯一的作用就是洗衣服。”李顏站在陽臺,“酒店那洗衣機一天洗一百個人的,我真是不敢恭維。”
“這就是你一口氣買了三臺洗衣機的理由?”鄧宇迪問。
“對的。反正后續可以直接二手賣掉。”
“去哪找啊?”賀子翔問。
“你看,這就是需求。”李顏直接走回到客廳的白板前,掏出筆刷刷刷寫了起來,“我說的‘超級生活圈’,本質上就是解決大家的需求。qq就是解決大家通訊需求的,還有各種內置的功能,什么錄音拍照這些我都不說了,就說沒有的。外賣、打車、二手交易……發動自己的腦筋,這種東西多得很。只要大家人手一臺能定位的智能機,這些東西在線上互動解決指日可待,這就是我們要創造的未來。”
鄧宇迪露出了苦相,“你叫我解題我搞得來,做這種發散思維的活,真的難搞。”
“這關系到我們系統要用什么方式與這些手機軟件交互。”
“我同意顏神說的,我們還是得先理解,自己有想法了,才知道系統功能要怎么做。”賀子翔肯定。
“李顏啥時候變成這種風格了,見縫插針的。”陳凡吐槽道。
“他不是一直很會見縫插針的么?”賴一寧笑道,“尤其是在裝逼的時候。”
幾個人發出了歡快的笑聲。
李顏輕輕嘆了口氣,也沒有繼續說啥。
他知道大家累了。
這一個月,在創族的幫助下,大家從兩眼一抹黑逐漸變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