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跟一個十五歲孩子形成默契了。
左玉明并不想也不能現在就做出什么決定,這事兒到底要怎么樣利益最大化,又真正能協調到資源,確實需要更多方參與進來。
所以就算下午繼續讓李顏跟著一起,大概也是聊些其他內容,不會碰核心問題了。
而李顏還在旁邊,他們就不好進行內部討論——雖然這也沒什么,耽誤一下午而已。
但顯然,李顏跟左玉明都不希望自己多憋這么一下午。
倪院士有他的安排,開專家會議去了。
所以,左玉明終于可以對著一群白襯衫說出那句話了:
“別忽悠這孩子。”
“您也沒忽悠。”石主任笑道。
左玉明沒接這話茬,恢復了不茍言笑的模樣:“你們怎么看這個項目?”
支持的肯定的話,已經說爛了,這會兒左玉明問如此問題,自然不是想再聽什么李顏天賦蓋世的說法。
“左廳,走得太靠前,也不一定是好事。”石主任不愧是能被左廳長帶過來的人。
“但凡換個別人做,咱都老老實實跟他談談政策支持,讓人家公司落地臨江就可以了。”左玉明慢慢往前走,“但一個出自臨江的天才少年搞出來的項目,有這等潛力,還有倪院士助力,就是另一回事了。”
“多好的宣傳素材。”新安的科信局長捧哏。
“好,是好啊,做好了事半功倍,做差了就是眾矢之的了。”左廳搖搖頭。
“還多了點別的壓力,左廳,要是其他有別的公司按李顏的想法把手機做出來了……”
“那就成壞事兒了。”左廳先是擺出很嚴肅的表情,隨后又笑了笑,“我在想,這是不是李顏想達成的效果?”
“您意思是,靠政府的介入來保護他的想法?”石主任沉思,“但也沒看他對我們有什么主動示好。”
“示好算不得什么,施壓才叫回事。”左廳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你們再想想,他怎么要挑臨江開發者大會這種場合,展示一個精彩的半成品?”
“這是一個少年能有的考慮嗎?”石主任暗暗心驚。
“回去都好好想想,尤其是新北。”左玉明看了一眼王培華,“這小孩想著你們新北,新北倒是不夠重視啊。”
王培華干笑兩聲。
這話明貶實褒,他一個教育局長本來也跟開發者大會沒多大關系,特地跑過來不就正好說明自己的重視程度?
至于其他人重視與否也不是他王培華能決定的。
不過恐怕新北科信局局長逃不掉被點名了。
“回頭我好好批評一下老陳,培華,他跟你關系不是挺好,你也去說說他。”
“他參加市里一個科技企業提質會議了。”
“這就是沒有足夠的嗅覺。”左玉明笑道,“接下來開展工作,姿態放低點,別覺得人家是個小孩,想想咱們十五歲在干什么。”
另一邊的李顏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酒店——本來他想去會場的,但是一路遭遇了很多“這個人看著好像是李顏”的記者,斗智斗勇繞行好幾趟才能回到酒店。
計劃之外的采訪對提升自己知名度并無用處。
剛到走廊就被四位隊友圍了上來。
然后他們都不說話,看上去竟然有點……緊張?
“不是……你們忸怩個什么勁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