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舍友們“今天干嘛去了”的提問,李顏猶豫了很久。
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給大家選擇權:
“真要我說嗎?”
“那當然。”林恒笑答。
“警告,回答內容可能會導致各位產生懷疑人生、感到恍惚等不適癥狀,請再次明確是否要聽。”
“臥槽,什么陣仗?”里邊洗衣服洗到一半的朱青倫都跑出來了。
“我去市里邊開了個會,副市長主持,談一些政策傾斜與資金補助的事情,簡稱——要錢去了。”
“就這?”大家皺了眉。
李顏明白,畢竟少年時期,對很多東西不敏感,例如官職。
大家基本只知道上新聞聯播那幾位,其他的……還不如本地有名的富豪。
甚至不如高考狀元。
李顏也有過這種時候,他表示理解。
“然后有個公司給了我投資,拿了三千三百三十三萬。”
“嘶……”
宿舍怕是要炸鍋了。
不過幾個人吸了口冷氣,互相看一眼表達震驚,就沒了。
“然后呢?”
“什么……什么然后呢?”李顏大驚,我他媽裝逼失敗了?
“拿了這三千多萬,然后咧?”李若飛很自然地問道。
李顏無語了,他甚至一度有點不知道怎么回復這個問題。
“就……就去拉攏人才,組建團隊,正式開啟蛟龍手機研發咯。”
“牛逼啊!”大家歡呼。
懂了,畢竟少年時期,對很多東西不敏感,包括金額。
千萬到底是個什么級別,其實也沒多少人有具體概念。
很多人一輩子賺的錢累加起來都沒有千萬,存了一輩子款,能有個幾百萬就算富裕得很。
年少時期最愛吹牛逼,掛嘴上的不是這個老總就是那個富豪,聊起天來不扯個幾千萬上億的都不好意思。
——可能到了工作后也是這副德行。
仿佛拿這些老總吹牛逼就能讓自己也多賺點錢一樣,精神股東。
一些比較羞恥的回憶被觸發了,那是李顏大學建筑的最后一年,大家臨近畢業,每天聚餐的話題就是聊工作。
經典語錄層出不窮,例如“到時候月薪過萬灑灑水”、“過萬你一年也就十幾二十個算球”、“做個幾年一個項目的績效都幾十上百萬啦”、“到時候一年接個幾十上百億的大項目身家千萬也就是時間問題”……
在躊躇滿志即將踏入社會的“預備役建筑設計師”眼里,年薪五十萬都算是沒混好。
五十萬年薪,兩年一百萬,十年五百萬,升職當設計所所長年薪百萬,干個十年一千萬,二十年經驗資深設計師跳槽當總工,一個項目小賺幾百萬。
這就是枯燥且乏味的未來,他們甚至會深入琢磨該怎么更早完成“有價值有意義”的設計項目,跳過為了生存苦熬賺一千萬的日子。
再后來……他們就不愿意留住這段記憶了。
“我以為你們會覺得三千萬很牛逼來著。”李顏想著想著,把真實想法說了出來。
然后朱青倫的反應佐證了李顏的想法,他很嚴肅地說道,“是挺牛的,但我們都覺得三千萬對你來說不算啥,也就是三輛千萬級的跑車,上回還在榮西商貿城那邊看到一輛三千萬的,巨他媽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