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當李局把這唱片結合其他活動搞成宣傳物料報給省里后,唱片就成了省里文化宣傳的救命稻草。
臨江省文化廳正領了“增強文化自信”的一堆任務愁眉不展呢,李顏這唱片一來,他又是群眾又是學生,整的還是傳統文化宣傳,方式又足夠出新出彩。
無敵了,一口氣解決了“進群眾”“進校園”“重傳承”“看創新”四大難點,曾跟李顏有過接觸的龍廳開心得拉著林廳長就是一通感慨。
夸了五分鐘李顏之后才被林廳告知,他的兒子林恒也是唱片的創作者。
幸好林廳不是一把手,單論在廳里地位還要比龍廳稍遜一籌,兩人平時關系也不錯,不至于尷尬。
林廳表示低調就好。
然后全廳上下很快就傳遍了。
“怎么把《唱響宋詞》這張唱片的價值最大化”甚至成了一個議題。
會議本來準備讓林恒老爹來主導這項工作,但他表示要避嫌,就給了其他人。
他只是順手給林恒推薦了版權代理,琢磨著影響力起來了兒子可能有這個需求。
文化廳一給《唱響宋詞》打廣告,輻射就逐漸開始了。
從文化線相關的單位到不相關的,從單位到國企再到與政府密切合作的私企。
這也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一大救命稻草,發布視頻、參加競演、晚會演唱都用得上。
他們可不是臨江文化廳跟新北文化局“友情宣傳”的性質,而是實打實的版權使用。
要交錢的。
當林恒的版權代理人突然接到許多電話與信息的時候,他就預料到了后續會有一波爆發收入。
不過很多單位跟跟風問一問,也不知道最后會不會落實,他也就沒具體說。
現在知道數字了,合計售出近百萬。
各個單位根據用途不同,少則大幾百,多則一兩千。
部分企業單位用作視頻活動的宣傳背景音更是一下子就支付了近萬元的費用。
雖然每家都不算多,但數量一起來,數字就很可觀了。
網文帶來第一桶金的李顏自然深諳這一點,用戶量永遠比價格更重要。
這些就是李顏剛跟林恒聊的內容。
“而且我爸說,隨著你名氣越來越高,會有更多人對這個唱片感興趣,宣傳效果越好,企業就越愿意買單,這個‘一次性生意’可能還能做幾輪!”
“對,有濾鏡了嘛。”
在李顏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他的歌正在被用各種形式不斷演繹播放著。
林恒那邊突然沉默了一陣,顯示正在輸入半天,才發來一句話:
“你為啥不興奮啊。”
“唱片做出來了,我就已經達成目標了,后續的收獲都是意外之喜。”
“一點沒看出來你‘喜’。”
“意外之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