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剛進高中,雖然接觸的東西比一般學生更多,心智也更成熟,但畢竟還在象牙塔,還很清新。
換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的油人,在李顏遲到老師卻啥也沒說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抱李顏大腿的準備了。
丘樹里當然也能感受到這一切,所以他稍微有點不愉快。
早知道不該低調的。
卓越班一共才二十一個人,各自有各自擅長的區間,自然是沒有開設大班基礎課程的必要。
從一開始,設置卓越班的目的就是因材施教,讓大家長邊更長。
一個在數學物理計算機任一方面有頂級天賦的孩子,學習時間是極其珍貴的。
蔡校長的發言里說明了卓越班要走大學培養的路子,讓學生自己選課。
并且比大學更自由。
學生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在計算機、數學、物理、文學寫作等大方向里邊做好選擇。
然后再根據第一年的學習情況,開始明確自己的專業學習方向。
因為第一年基礎知識精講跟課題研究基本五五開,大家在自己選定的學習方向一塊完成基礎學習之后,可以自由加入方向各異的課題研究。
換句話說,基礎學習是必修,課題研究是選修,不過他們不看學分。
——雖然這些基礎知識是屬于大學生的,對于真正的高中生來說應該算是進階知識。
卓越班此舉意圖很明顯,讓這群天才學生在同齡人琢磨中考的年紀,就完成同齡人到大學甚至畢業才完成的事情——選定未來深入學習研究的方向。
本次卓越班的教導何主任,也就是華大人文學院的一位年輕副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卓越班恐怖的師資。
明明是一群跳級入讀的高中生,老師起步都是個華大的講師。
新北中學的老師們表示壓力山大。
因為在選定名單的時候,已經算是對二十一名學生有過初篩,所以不管是課程大方向還是對應課題、導師,也都算是量身定做。
所以大會最主要的議程“選課”倒是變得有些無趣。
每個人都在按部就班照著自己的興趣與強項選擇課程,偶爾有一些比較自信的孩子選了三個以上的課題,都能引起一些討論。
丘樹里咧著嘴,自信地選擇了計算機、文學寫作、生物化學三大方向,并且選了四個研究課題。
可以說完全拉滿了。
甚至有點過頭,因為這樣安排的話課題研究的參與時間必然不夠,丘樹里將無法全程跟進——正常來說,應該是他得吃下學得不夠的苦果。
但鑒于這家伙是三號,或許能用比天才們更少的時間學到更多,所以時間安排上還有空間。
他甚至問了一下教導主任,體育有沒有什么高級課題。
然后被告知卓越班沒有體育課,可以跟新北中學的同學一起參與體育活動。
“不愧是全能戰神。”有些同學感慨道。
那既然說到全能戰神,自然少不了我們的李顏同學。
李顏不為所動,沒有參與到選課游戲里去。
領導們老師們居然也不催他。
仿佛有某種特別的默契。
確實有,因為開學之前李顏就跟他們談好了。
他全都要。
考慮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與未來同學的友好關系培養,李顏決定不主動裝逼。
但是架不住這位丘樹里莫名喜歡當捧哏:
“李顏,你要怎么選?至少計算機會有吧?”
“全選。”
被動裝逼李顏從來是不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