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推理小說簽售現場大為不同,《南宮少年》讀者的熱情高了十倍不止。
就算是網戀,都很容易愛上一個自己制造的幻想,遑論“追星”?
明明知道網絡頭像都是假的,但哪怕是動漫角色,聊天過程中也免不了代入代入。
有時候網戀見光死真不是現實太差,而是與自己所愛幻象落差太大。
讀者從喜歡作品逐漸到喜歡作者,了解渠道其實只有文字本身。
作者長啥樣,實際性格如何,人格魅力如何,都是未知數。
讓你中二之魂熊熊燃燒的作者,可能其實是個靦腆的小胖子,內向到根本不敢露面。
寫出優美到讓人潸然淚下文字的作者,也可能其實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平時“叼你媽的”掛在嘴邊。
作者與讀者之間有壁。
越是熱愛這本書的讀者,越容易塑造一個完美作者的形象。
正經追星的就更甚了。
所謂人設不外乎如此,人設崩塌很多時候也只是人家露出“人”的本性罷了。
在李顏更新《南宮少年》期間,就有很多讀者在猜測“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
比較被認可的畫像是,一個文藝范拉滿的帥哥。
有人認為文字帶有少年氣,應該是個玉樹臨風的少年。
有人認為寫得非常成熟,并且字里行間有深厚的底蘊,應該是滿腹經綸的青年書生。
又有人認為小說頗具古風,節奏無比老練,應該是大隱隱于市的中年學者。
甭管中青少,反正是個帥氣、白凈、眼里有鋒芒的男性。
結果人家不僅如此,在各種領域都是能人,整得寫小說就跟玩一把游戲一樣。
李顏這個真實形象超出了讀者們的預期。
這是非常罕見的,就像你熱愛的籃球明星不僅是nba門面人物,打完球還發了幾篇頂級論文,順便開了場演唱會一樣。
“我他媽果然沒看錯!”
一種“替別人裝逼”心態的變種。
李顏以前追著看籃球比賽,為個別球星吶喊助威的時候,老媽陳鳳玲曾說過:“他奪冠了也不會給你一分錢獎金,興奮啥呢?”
李顏表示他能從中得到力量。
以前總以為這種力量就是受了激勵,現在看來還有一些比較微妙的東西。
優越感并不是毒藥,相反,有時候擁有擊碎虛無主義的力量。
這群狂熱的讀者,正在從“我喜歡的作者果然牛逼炸了”這件事情上汲取名為“優越感”的力量。
他們對此心滿意足。
加上一批本來就愛這本書愛得深沉的讀者,消費能力爆棚。
讓只準備了六百套的華信出版社懵逼了。
直接從過度自信變成饑餓營銷。
來到現場的男讀者比例非常高,這群哥們倒是實在,說好的買一套書就簽名,還真的個個都只拿書給李顏簽名。
就是比較會整活,什么大喊一聲“李顏上人”然后作跪拜狀,求李顏保佑他期末考考個好成績的;什么簽了字就死死抱著書說要供起來保佑自己弟弟考上華大的;什么上臺打了一套拳問李顏合不合適寫進小說的……
很奇妙,李顏看得津津有味。
人類觀察時刻。
華信的周總緊急調度了一批書,連帶著前邊談笑間供給上京圖書館的六十套都掏出來了,最終還是讓三四百人鎩羽而歸。
不過好歹李顏主動拿筆記本簽名送給后邊排了隊沒買到書的人,直到簽完周總準備過來的兩百本,自己也嫌累,這事兒才算完結。
這一天下來,李顏還是很疲憊的,便遵從了周總的建議,先到圖書館會議室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