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都185了,還發育個der。
李顏只能用每晚還是有保持健身的說法搪塞過去,“我的身體水平不會退步,因為有系統”這種話,誰敢說啊?
不過身體技能的不會退步能不能對抗衰老,目前也還是未知的。
說不定是一邊老去,一邊保持著強大的身體機能,直到支撐不住的某一天就垮了。
這事兒不是他現在該想的。
到那時候,就讓時間老人看看生物科學的力量吧。
國慶結束,眾神歸位。
劉立偉也終于帶著一堆資料與方案出現在了同事們視線中。
讓大家收拾準備了有半小時,李顏便召集所有人開了個會。
會議主題是布置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國慶在外邊跑了一圈的曹海斌疑惑,難道他們有什么已經完成的上一步嗎?
第一項工作,對目前“洛神內核”的核心模塊代碼提出意見。
“這……搞出來了?麥教授那邊發力了嗎?”曹海斌大驚。
新安幫另外幾個人早就知道是李顏的成果了,只能說狂人平時比較得罪人,在一個團隊里沒朋友是比較容易尷尬。
“李總搞的。”
曹海斌不太懂一些太過細致的東西,他是個唯結果論的人,所以不可能給得出類似麥文“優雅”一般的評價。
但是有成果就夠了,他直接舉起了拇指,給了李顏一個大寫的牛逼。
在座技術力最強的就是孫淼跟尚杰,他倆要是都沒啥意見,其他人自然沒有意見。
而他倆已經被這玩意兒震撼了一星期,除了提出一句給麥教授那邊看看以外沒別的話。
“麥教授那邊我已經托人送硬盤過去了,無需擔憂。”
下一步,就是開始工程量茫茫多的驅動代碼編寫了,這光靠未來科技這么點人是絕對不夠用的。
創族那邊會有個百人團隊,但速度肯定還是起不來,重點就看麥教授乃至倪院士那邊怎么看李顏提交的階段性成果,愿不愿意全力以赴了。
院士團隊能撬動的資源可不一般,顯然他們目前為止還沒真正發力,就靠著光標實驗室那么點人手小打小鬧。
要說的話,大概也就是在研究項目可行性。
量大的工作,難點往往在頭部。
靠堆人能解決的難題都不叫難題,這玩意兒不只是需要堆人。
李顏給大伙兒都布置了分工,每人管自己的一小塊,直接對李顏負責。
由他來當這個巨量工程的終端。
曹海斌沒忍住開口:“李總,個人經驗,這項工作鋪得太開不是好事。鋪得越開,協調溝通的成本就越高,這不是大家各自寫一段代碼然后拼起來就能完成的工作。而且或許您缺少項目管理經驗,管人不像寫代碼,人會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有不一樣的責任心……”
其實他說得在理,其他人也聽得頻頻點頭。
“而且我們跟創族是合作關系,麥教授那邊的團隊也是合作關系,我們說是帶隊的,其實手里沒有什么權力。我們肯定想著盡善盡美,但人家可不是啊,他們拿錢辦事,能交差就算完事兒。”
說投入了,曹海斌甚至直接站起身,準備走到李顏旁邊。
“坐回去。”李顏笑道。
曹海斌于是又坐下了,“而且一下子鋪開,金額投入也不小,除非您跟創族或者麥教授的團隊達成了什么別的合作條件,那當我沒說,不過還是把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知道,鋪開之后回收的,必然是一座屎山。”李顏點頭,“但如果不鋪開,速度就起不來。兩害取其輕,這個內核就是完全為了河圖系統服務的,只要完成了內核設計,系統的初稿就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