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也是計算機圈子里的頂級大佬,這點情緒調節能力還是有的。
這一聊,就是大半天。
倒不是麥文想顯擺,而是李顏學太快。
麥文是結結實實體會了一把當老師的快感,“一點就通”最爽的不是被點通的人,而是點通別人的人。
存在感與價值感算是被拉滿了。
李顏問出來的問題都是直指邏輯根源的,一開始麥文還會覺得“這問題需要問嗎”,后來發現自己只是站在了足夠多的知識儲備上,有點“今人看古人”了,拿著信息差作為武器,實在是不應該。
這些問題對麥文來說并不難,指點幾句就能解惑,李顏就會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開始瘋狂舉一反三。
融會貫通這事兒對李顏來說就跟喝水一樣簡單。
而麥文也不禁琢磨起了李顏思考的方向,覺得這種切入角度很特別。
說白了就是挖掘知識脈絡,從根源上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思考路徑,這是一種非常定制化的學習方式。
個人能力越是突出,效果越是驚人。
嚴格來講,李顏這一套還是從陳凡那學到的。
說著說著,連帶著麥文自己都有些新感觸。
愉快的聊天終結在下午四點半。
理由是李顏要去打球。
雖然交集次數也不算多,但麥文也習慣了。
李顏就是這樣的,他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來享受一種任性的自由。
“任性的自由”,在華夏是個稀罕物。
麥文所在的學術圈更是有無數隱形的條條框框,獲得一種超出“標簽”的自由,一直也是麥文努力的動力之一。
現在他在李顏身上看到了理想的狀態,只可惜人無再少年。
麥文的自由早已變得標簽化了,健身、運動休閑服、墨鏡、性格張揚……他只不過是在自己身上貼了這些標簽,然后照樣投入到隱性的條條框框之中去。
“我不如,去指導一下你的員工們吧。”
“如此甚好!”李顏已經換好了衣服跑鞋,“相信他們會非常驚喜。”
“有什么好驚喜的,”麥文笑著搖搖頭,把桌子上的墨鏡踹到衣兜里,“你難道沒教過他們?”
“不好教。”
是教不會。
麥文去研究室找存在感去了,李顏則是一路小跑著前往學校。
這大半天的學習還是非常有效的,算是快速消化了計算機多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并且盡量構造了屬于自己的學習思路。
仰仗了7分的邏輯,也多虧了70%進度的三級技能“計算機”。
這要放在60%進度的時候,怕不是可以達成一次突破。
不過真在那會兒,應該也沒辦法像今天一樣快速整理思路并消化掉。
客觀來說,李顏積累的關于計算機學習的信息量已經非常爆炸了,但70%突破的感覺,可以說是一點兒沒有。
感覺不到一丁點進度條推進。
這么看來,靠積累的方式完成70%的突破進階,應該是沒啥可能性了。
李顏對此有預期,“全能加點”系統就是越到后期越仰仗積累提升,跟現實中的學習規律也算暗合。
重復練習能提升熟練度,能讓你拿一些獎、得到一些夸贊、收獲一些肯定。
但想要成為被仰望著、領軍人物、人群中的頂尖,絕對不是單靠積累能做到的。
最糟心的是,李顏的一級技能“認知突破”在他嘗試突破70%的計算機技能時,就跟隱身了一樣。
它當然不是真的消失,這只能說明李顏壓根還沒摸到門檻。
下一章地圖還沒進去呢,怎么開指引?
越是這樣,身體素質的提升就越是重要。
周五下午,學校操場跑步的人不算多,但依舊被突然出現的李顏吸引走了注意力。
主要是李顏這身卓越班的衣服實在有些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