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必對于愿意來的人來說,辦公環境乃至薪資什么的,恐怕都沒有成為“蛟龍手機研發團隊”的吸引力來得強。
這李顏就管不了,反正接受了薪資,接受了工作,就干著。
干得好就獎勵,干不好就滾蛋。
覺得能接受就繼續做,覺得錢給少了活太難了就一拍兩散。
“本來這就應該是公司運行的基本邏輯,不是嗎?整那么多亂七八糟的干什么?”李顏跟汪紫如是說道。
汪紫無言以對,她沒見過老板通過個人能力壓制員工,又自己手搓分工細節統管全局的……
屬于非典型案例。
“人少的時候可以這樣,人多了就會有信息傳遞效率與真實性的問題。而且人一多,就會有很多看不見的地方,領導很難顧及全部……”汪紫盡量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而且,人心復雜,人多了之后,一些辦公室斗爭什么的,總是免不了的。”
“敢斗就滾。”李顏言簡意賅。
汪紫想了一下,在這公司還真不存在什么裁員裁到大動脈的說法,老板自己就是大動脈。
她又想了兩下,發現所謂人多信息傳遞問題、看不見工作情況等等問題……都被李顏這招詳細分工解決了。
老板只要給所有人做好分工,記住每個人做什么并且以此為依據評價他們的工作成果,就可以規避很多問題了嘛!
希望老板們多學學哈。
“真他媽學不來一點。”黃展正在跟麥文聊天。
自從洛神內核的間接合作以后,這倆倒是不斷升溫,吃了幾頓夜宵,也成了可以聊天打屁的朋友。
“還學呢,這才叫文曲星,下凡來的。”麥文喝了點酒,微醺。
“我當年,管理三十人的團隊時,想著搞扁平化,覺得這么點人沒必要整出幾個層級,結果每天除了處理他們反應的各種問題信息就忙死了。”
“大團隊管理,從來都是大難題。”麥文笑了笑,“尤其是,一堆技術型人才的時候。誰也不服你。”
“他一個面試就給足下馬威了。”黃展舉起酒杯,“他跟這群新人才見的第一面,就已經立了威,這操作也就李顏能搞得出來。”
“那當然,我們有個年輕人過去面試了,說李顏一邊吃面一邊出題目叫他寫代碼,然后看著電影吃著面就把他的代碼優化了,雖然同意讓他加入,但他受不了,回我這來錘煉自己了。”麥文說完大笑。
“且看吧,看他還能整出什么大動靜。”
李顏還真整了個大動靜,不過不是突發的,在計劃內——東方焦點的訪談節目。
作為華夏電視臺一檔黃金時間播出的人物訪談節目,每期請到的嘉賓基本都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或者是名字不認識履歷嚇死人的低調大神。
李顏能上這個節目,足見他在社會上的實際影響力。
本就是許多人茶余飯后的談資,現在洛神內核一出來,高度“噌”一下就上去了。
于是,在招攬了148個新員工之后——基本都是能力卓越的技術型人才,李顏啥也沒交代,只是安排了包括曹海斌在內的二十幾人團隊跟周揚研究硬件,然后就華麗麗地坐上飛機飛往上京。
孫淼人都傻了,按李顏的分工,他可是要“統籌”收集成果的,看著眼前姿態各異但個個手速逆天的工程師,孫淼壓力山大。
人事部門還以為要繼續招聘,卻收到了汪紫“先暫停等李總回來”的消息。
“他一直這么亂……任性嗎?”溫欣有些好奇。
“嗯,一直如此。”汪紫非常肯定。
李顏的時間安排得比較極限,上飛機之前還收到電話詢問是否確認今天錄制。
畢竟不是現場直播,所以李顏一路直奔演播廳進行錄制就行。
華夏電視臺大樓造型比較怪異,不過對現在的李顏已經沒啥特別的吸引力了。
這棟樓里的人都非常忙碌,并且經常有拎著各種設備的人匆匆忙忙走來走去,李顏還挺佩服這么多轉角他們能不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