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等所有人坐定,點開話筒,朗聲說道:
“一百四十一人,接手具體任務五天后,推進進度為7%。”
現在所有人都是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樣了。
“你們自己覺得,達標嗎?”
如果是在正常公司,興許還有個別完成情況比較好的跳出來說自己達標,抑或是一些比較有大我精神的出來幫大家說幾句“存在部分沒有預料到的難點”,甚至個別有反抗精神的跳出來強調公司設置的任務就他媽不合理。
但在未來科技,不可行。
因為李顏已經把任務細細切作臊子,連帶著調料都給你配好了。
甚至連每天應當推進到哪一步都清清楚楚。
達不達標不是一個主觀判斷的事,沒有什么辯駁的空間。
也就是這么兩句下來,大家知道了這個會議的主基調——怕不是聽匯報推進度是假,敲打敲打才是真啊。
“這個問題就沒必要一一匯報了,”李顏說道,“具體到每個人的任務進度,我是清楚的,今天讓各位小組長匯報工作,就是聽聽卡殼原因。”
老板都定性是“卡殼”了,自然是對整個進度感到不滿。
很多人已經開始琢磨要怎么把情況講得好聽一些了。
“從左手邊開始,順時針走一圈吧。劉工,請。”李顏說道。
真被點到了,反而不是很緊張。
這些人目前對李顏的技術水平是心悅誠服的,能坐在會議室的,誰不是經歷過來自地獄的面試?
還敢跟老板拽專業,怕不是要直接被點對點爆破。
不過,李顏畢竟是個剛開公司的未成年,再怎么天才,也終究閱歷有限。
劉工如是想著。
他畢竟曾經在大廠干過,擔任過項目負責人,也去小企業做過管理層,自認在職場中屬于好生摸爬滾打過的老兵——也正是這些經驗讓他在六人小組中被推舉為組長。
在他眼里,其實應該說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員工眼里,李顏縱然有過洛神內核這個兩百人項目的成功,也依舊是缺乏大型項目管理經驗的。
他們認為洛神內核的成功,核心點是麥文團隊與創族公司的鼎力相助,李顏并不是項目的直接管理者,麥文與黃展才是項目管理的核心位置、大功臣。
“要是李顏真帶領了那么一個項目,怎么會干得出現在放權這種事情來?”劉工曾在小組會議里跟組員們如此說道。
某個非常支持他的組員一口一個劉哥,聽得劉工樂呵呵地放出豪言,表示要在15號的大會上用公司的“進展不利”教育李顏怎么做好大項目管理。
以上李顏都知道,因為那個組員雖然一口一個劉哥,同時也一口一個顏神。
劉工的思路很清晰,他準備先肯定一下李顏對工作的細致分工,強調本組成員的個人任務推進情況達標,但內部協作時需要考慮到其他組進度,溝通成本高,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效率因此被拖累。
他甚至準備反過來點一點李顏,告訴他什么叫“溝通成本”,大家不是機器,工作過程中難免存在信息差,這些都是大型項目管理的難點,不是靠一份把任務拆分得足夠細致的分工計劃就能解決的。
畢竟你李顏上來就給大家定了性,那就由我劉工給各位打個基礎。
在座的都是經驗豐富或者實力超群的狠人,可不能拿來當工兵使喚。
他想到這,變得信心滿滿,第一句話剛肯定了李顏的分工,就聽李顏說道:
“我干的東西有多好我知道,別拍馬屁,說實際的。”
大家都有點沒反應過來,除了幾位老員工,特別是孫淼,看上去已經有點憋不住了。
劉工緩了緩,開始結合ppt分析自己小組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