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做了什么我非常清楚,任務表都是我寫的,沒有超前完成或者進行優化就別說了,說沒做到的地方。”
啊這?
劉工心里莫名有了一把火,欲言又止了兩次,直接跳過ppt,開始從“大型項目管理”與“溝通成本”切入,準備引起大家共鳴。
卻沒想到李顏直接打斷:
“我只要你說你為什么沒做到計劃書要求的進度,你管包括自己在內的六人小組,算個屁的大型項目?自己小組里這么點人,有個屁的溝通成本?”
誰都沒想到李顏攻擊性會這么高,一下子會議室里噤若寒蟬。
劉工臉上青一陣紫一陣的,眼看著是要憋壞了。
“李總,您這話有失偏頗,我們的工作也是為了整個項目,又不是只做自己那一塊,跟其他組的合作也是重中之重。”
“第一,”李顏幾乎是無縫銜接,“整個項目該考慮的都在分工表里,你連分工表的要求都沒做到,不要給自己上高度。第二,依你的說法,是哪個組拖延了你這一組的進度,點出來,你們倆現場對一對,跟我說說是什么步驟,能難倒兩個小組?”
其實李顏的臉色還不錯,說話的時候語氣也不重,表情甚至還算溫和。
但是這幾句下來,給的壓力不是一般大。
劉工又是幾番欲言又止。
“今天這個會,我只要一個內容。”李顏到這句話才換了臉色,變得非常嚴肅,“請各位組長告訴我,你們組為什么沒有達到分工計劃書的要求。有問題的,全部現場提出來,哪個組員拖延了,哪個小組不愿意提供資料了,誰能力不足了,全都說出來。”
很多人低下了頭,不太敢跟李顏對視。
誰樂意承認是自己能力不足?
要知道李顏這個分工可是按照他們能力進行過調配的,可能確實會存在一些難點不好解決,但大部分工作量都在對應員工的能力范圍之內。
強度不低,但也不是要你挑燈夜戰才能搞定的。
只要愿意準點到工位,在工作時間內以比較高的專注度處理任務,完成個人指標毫無壓力。
至于小組合作,只要大家目的都是為了完成分工計劃書上的內容,誰提供什么,負責什么李顏其實也給了方向,不推諉不扯皮,多交流交流也同樣做得完。
其實按李顏分工計劃書的進度,元旦前他們肯定完成不了系統,大概只能做到百分之60%的樣子。
但下半個月,李顏就要親自介入了,真正會有大量“溝通成本”的工作,由他一人搞定即可。
只是他不想跟做洛神內核時一樣那么累,所以準備淘幾個能力強執行力也足夠的“親信”組成管理組,直接給他們布置任務,雙線推進。
今天這個會就兩個目的,一個是把不安定因素掃除,一個是淘金。
光是初創的那么點人,李顏想在里邊做到說一不二都費了點功夫,遑論現在升級版的一百多號人。
想讓這些人免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想法,一心為項目推進,李顏可不能光靠秀肌肉。
劉工不是個例,直接敲打意義不大。
李顏會放權讓大家干幾天,目的就是今天開一個難看的會。
他要逼著大家去面對自己的小九九。
別說,這事兒還挺有意思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