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項目部、產品一二部的區別,技術部與研發部的區別……大家一下子也沒看明白自己該負責什么。
其二是李顏最終還是選擇了初創團隊當管理層,雖然本身很正常,但放在李顏身上又顯得有些特別了。
汪紫、溫欣、孫淼、周揚、李光德、白書云這些還沒話說,因為他們本身就算是中流砥柱,要不就如溫欣白書云在短暫的工作里表現出了挑大梁的能力。
但是其他人……至少在大家所了解到的信息里,做得比他們好的大有人在。
李顏原來終究是個念舊情的人嗎?
而且2-5號員工也并沒有出現,領取一些虛名,這倒是賺了管理層們的不少好感。
“具體各自負責的內容,我先給大家一個方向,然后先根據我面試的情況,給你們安排一些員工,各自部門的管理層,我會直接任命兩位,若是你們有需要自行任命或者更換的,找溫欣說明理由,然后遞交到我這里來。”
老板的手果然還是伸得很長啊……
不過孫淼跟周揚兩個從大公司出來的人表示理解,未來科技的擴張來得太快太匆忙,李顏現在就放手交給各個負責人推進,內亂是遲早的。
“各位最近的工作,就是根據我給的分工方向,結合我們要做的產品,給我一份計劃書。寫清楚自己部門負責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需要的人手。”
周揚跟李光德感覺很新鮮,互相看了一眼。
其他人倒是習慣了這種雖然自主性很高但壓力也爆炸的工作方式,在李顏手底下工作,能力永遠是第一位的。
最終會議在祥和的氣氛中結束,總的可以說這波人事任命是平穩落地,對管理層員工來講,李顏是參考了能力也掛念了舊情,同時又有一些制衡的權術在里邊,呈現出了一個大公司老板該有的水平,也能讓他們更放心一些。
李顏真正的想法,他們倒是沒get到。
李顏其實不是念舊情,而是只有舊人才知道他的恐怖能力,才對他心悅誠服。
成規模的公司管理成本非常高,只從“能力”的層面任命管理層,很容易出現山頭勢力,尤其是在李顏難以直接輻射到基層員工的情況下。
一想到屆時可能存在的陽奉陰違,假傳圣旨,另立山頭,內部斗爭……李顏就倍感疲倦。
所以他選擇管理層的第一要素,就是“服管”。
就例如曹海斌,他的“狂人”稱號在李顏這早就是昨日黃花了。
只要第一級別的管理層都是唯李顏馬首是瞻的,那公司的管理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反正論什么能力不能力的,在李顏面前也都沒啥差異。
干得比尚杰好一些又如何?聽話省事效率更高。
什么,你說這么安排會導致李顏無法兼聽則明?
確實是個問題,公司徹底成了一言堂。
但只要能力夠強,又有什么吊謂?
當初搞內核搞系統的時候,李顏能聽誰的話?
只要足夠強大,你指的方向便是光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