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徹底爆了。
明明第一篇文章早上八點半才在新聞網站出現,但傳播速度之快、討論范圍之廣,徹底超出了李顏的預期。
他壓根沒想到,光是“蛟龍手機有能用的實物”這件事,就已經足夠引發整個電子產品圈的瘋狂討論,并且很快就伴隨著對他本人、對未來科技、對國產手機乃至對整個科技產業的大討論而爆炸。
明明……連手機正臉都沒給拍啊,全都是“冰山一角”的含羞半遮面。
而且李顏也沒想到這些記者會寫得如此激情澎湃,用詞帶著強烈的正向感情色彩。
這個夸屏幕的震撼,那個講系統何等絲滑,這個說超級生活圈何等驚艷,那個聊手機外形如何跨時代……
李顏這一早上,已經收到各種各樣關于外界討論的匯報了,整個未來科技都沉浸在一種興奮中。
他們自己都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成為被討論的中心。
雖然這個中心大部分時候是特指李顏,但是“未來科技”肯定可以理解為所有人嘛。
本來這事兒干得就很有成就感,現在成了討論中心,夸獎可以受,壓力本質上是李顏擔著,討論度足夠高還意味著接下來的手機銷售情況可能很好。
好了就有績效!
沒有什么比到手的錢更令人安心的了。
干活有目標,做事有成就感,完事兒了還能拿大錢。
換誰不樂意啊?
李顏預想過宣傳的效果,其實他的邏輯跟理性都在反復強調,蛟龍手機目前就是擁有足夠的關注度,他只要能把手機的品質帶上去,就一定能引爆期待。
但這種東西沒有標準可言,大眾的反應受影響因素太多,尤其是上京這一波利益場小陰謀更讓他覺得,不受他控制的東西還是太多了。
所以,這些事兒是不講邏輯的,不能依托理性判斷。
他只能穩住心態,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做好該做的事情。
盡人事,聽天命。
沒想到,最終竟然是他低估了群眾的反應。
李顏終于能告訴自己,他此前的判斷是對的。
在11年初這個時間點,智能手機還沒有成為手機市場的購買主流,而智能手機市場又充斥著大量廉價山寨機,菠蘿手機當了領航員,整個手機市場方向未定、霸主暫無、混亂得一塌糊涂。
有空間,有條件,有旺盛的愛國情緒,有充足的新鮮產品探索欲,有強烈的對民族企業誕生的期待……
實在是異軍突起的大好機會。
從現在各種跟菠蘿手機的對比稿件來看,李顏當初硬趕在菠蘿手機4前邊開發布會這一步,應該是走對了。
在這時候,一臺國產的,帶著足夠多的“自研”與“開創性”的手機,就是能引爆層層疊加的情緒。
李顏低估了全自研系統、民族企業、六英寸全面屏、手勢操作、超級生活圈、線上生活平臺……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的影響力。
更低估了在被這些東西勾起期待后,看到成品時爆發出來的情緒。
只是他也覺得有點哭笑不得,換句話說也就意味著大家也沒怎么認為他能準時做出來。
汪紫看李顏對此還真有些失落的模樣,也跟著哭笑不得了:
“李總,這不是什么失望不失望的事,您原本給的目標聽起來就是……很離譜的。真認為您能做到的,那才是反常規的想法。”
“你當時怎么想?”
“我不一樣,我是未來科技的一員,無條件信任。”
或許現在去問未來科技的誰,大家都會是這個口徑了。
甚至于到現在的大部分討論,都還沒怎么出現不和諧音。
李顏主動去找都沒找到什么質疑“手機到底是不是出來了”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