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哪天,李顏就不再親自參與這各項工作了。
“這兩天李總出現的頻率少好多。”劉立偉下班時還跟尚杰說了一句。
“他現在肯定很忙,不知道有多少大人物想見他,珍惜李總還能跟你聊兩句的日子吧。”
“唉,”劉立偉看起來很是惆悵,“他走的路確實不是我們能跟得上的,能有機會跟他做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哇,要不要這么夸張?”
“夸張嗎?不,我覺得一點都不夸張。”劉立偉看上去很認真,“我就算大學最飄最自信那會兒,做白日夢都不敢做到今天這樣。”
尚杰沉默了。
“尚工,就光是蛟龍手機這個項目,你敢說不是拔高了我們人生的上限嗎?”
尚杰沉吟半晌,點了點頭,“以后提到國產自研的第一個操作系統,是我們做的;提到國產智能手機,也絕對繞不開蛟龍。”
“歷史會記住我們。”
“我都不敢想象李總周末得有多忙。”尚杰轉了個輕松點的話題,兩人便聊著八卦過周末去了。
他們肯定想不到李顏周末就這么窩在辦公室看了兩天書。
他甚至拒絕了華夏電視臺的采訪。
冥想這東西,一鼓作氣為宜,碎片化的思考得不到什么突破性的成果。
“說到底,就是學得還不夠快!”
李顏洗了一把臉,走出辦公室門,聽著屋外蟬鳴。
“聒噪……悶熱。”
嘴上說著,他又走回了辦公室,空調開低了兩度。
鬢角竟然已經沁出汗來了……
李顏覺得心中有些許焦躁,調整了一下呼吸,又去洗了一把臉。
然后坐在躺椅上,閉上眼睛。
本質問題還是“時間不夠”。
系統肯定保留著一條量變引起質變的路子,也就是最基礎通道。
只要你能一直往上爬,哪怕是每天只爬一厘米,再高的山也不是問題。
前提是無限的時間。
“或許提升一下‘速度’這個技能?”
技能哪里是想提就能提的,況且二級技能“速度”其實更像一個被動技能,是在李顏的硬件條件——精神與肉體達到某種境界之后,順應提升的。
而不是速度莫名其妙加分,反過來作用于李顏的基礎條件提升。
如何提升學習速度呢?
又該如何點亮新的一級技能呢?
想不通前路,就該回顧。
李顏開始回憶自己之前學習新技能的狀態,并且拿最近學習“機械”的提升與之前其他技能的提升作對比。
就拿學高爾夫直接震撼韋易力的例子來說,評價起來也就一個字“快”。
得益于全能加點系統神奇的輻射機制,李顏在其他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后,從零開始的技能會以驚人的速度提升。
這很好理解,就算放其他人身上也一樣。
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擺在那,學其他項目自然比普通人要快。
加上李顏還有一個“神經募集”的技能,思維速度本身也非常快,學新技能的速度就更夸張了。
那么,這能不能形成一種機制呢?
把系統本來就有的各技能之間互相影響的機制抽離出來,充分發揮李顏“全能”的屬性,靈活調用他所學的各種知識,全方位嘗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