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是多用一些材料,多用一些工藝試錯。”李顏說道,“我們當前的目標不是實現量產,而是造出來。只要有一臺,就有的是辦法搞出來二三四五臺。”
“光源呢?”
“原理就在那,193nm的波長還不算什么無法突破的難點。至于極紫外……我現在想做的,就是等哪天能搞定極紫外了,直接就能從duv的底子升級到euv。”
“我有點感興趣……”魏本堅笑著看李顏,“為什么你執著于光刻機?我們華芯國際有些不同的想法,芯片不一定非要死磕光刻機這個技術,而且極紫外也不一定就是唯一的通途。”
“還有碳基芯片,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甚至可以通過軟件的提升變相提高芯片性能。”李顏說道。
“看來你確實做了不少功課。”
“碳基芯片顯然是更遙遠的成果,光子芯片跟量子芯片與目前的芯片并不是替代關系,一個是電子產業升級,一個是特定場景發揮作用。”李顏說道,“如果是我,也會同步推進這些研究,力爭走到世界前列,但越是如此,我就越不可能允許有成熟的先進技術擺在眼前,我們卻只有被卡脖子的份。”
魏本堅眼神都清澈了。
“別人沒有的,我可以有;別人有的,我必須有。”李顏說著都站起來了。
“好!”石磊團隊里的兩個年輕人沒忍住鼓起了掌。
然而石磊還是想潑一潑冷水,“李顏,我不得不提醒你,就算以上的一切都成立了,程序也是個麻煩事。怎么用,也是……”
他又停下來了。
李顏用似笑非笑的表情看著他。
石磊啞然失笑,搖了搖頭。
他如果連李顏能搞明白所有零件的作用、數據與相關關系都不質疑,又何必質疑他的計算機水平呢?
國產自研操作系統……可就幾乎是他一個人鼓搗出來的。
石磊突然明白了自己對李顏的信心從何而來。
離譜的任務,就是要信任離譜的人嘛。
在這之后的兩個月,李顏就這么浸在擺著光刻機的研究室了——其實就是個經過改造的地下車間……
因為李顏自己說“還處于準備期”,又說過“有問題會問你們”,所以石磊跟中芯國際的研究團隊都有點游離在外。
幫也不知道怎么幫,參與都不知道咋參與。
干脆就各自繼續自己的研究去了。
這期間他們給李顏最大的幫助,是華芯國際帶著李顏觀摩了不知道多少次芯片生產車間。
但因為光刻機的運轉又不是肉眼可見的東西,所以他們認為幫助非常有限。
讓兩個團隊成員最為驚異的,是李顏每次都一個人窩在研究室,甚至還會鎖上門。
搞得跟他媽去修煉一樣。
石磊一度產生了非常離譜的想法:李顏真是搞玄學的,光刻機即將被玄學攻克。
后來他就跑去上香懺悔自己的不科學思想了。
總結起來,就是沒人知道李顏在干嘛。
包括未來科技的諸位。
從未來科技壓根沒停過的招人工作,就知道他們現在的工作量有何等飽和。
加上官方下場提供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路,又多了一大堆工作——參展工作都得特地整個小部門出來。
汪紫一度擔心公司會因為無節制的擴張導致人員冗余。
但稍稍看一下公司的月度工作報告,就知道目前缺口還大得很。
超級生活圈的鋪開,帶來了超乎想象的影響。
外賣、網約車、支付通、悠看……這全都是關乎民生的大項目,而且會隨著使用的人增加而出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