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殊死一賭
在表現未來科技的電影里,經常能看到一種場景:
某個人對著ar虛擬現實工作臺,虛空指揮著立體地圖或者復雜模型,手指翻飛,微光縈繞的模型旋轉拆分,組合成各種全新形態并且出具分析數據……
李顏當時就覺得很扯淡。
這操作精度……能準確就有鬼了,而且完全就是形式具有未來感而已。
本質上跟在電腦屏幕操作沒啥太大區別。
除非這東西能配合高強度的人工智能,或者直接對腦機,操縱人想什么,這模型就自動匹配變化,并且可以省略許多基礎操作,那還算有點意義。
那也只是比在電腦屏幕上操作視角好一些而已。
李顏認為,這種展現形式真正的科幻感,應該在“介質”上,在各種不同場景里,只要擁有一些激光發射的小道具,就能憑空變出模型,才是ar應用的路線。
偏偏大部分電影里,這玩意兒的應用場景還非常受限。
然而,李顏啟動了超頻的大腦里,光刻機正在變成一個半透明發著微光的模型,隨著李顏的意志拆分組合。
跟上述科幻電影經典場景一模一樣。
李顏感覺自己成了個人肉掃描儀,掃一塊光刻機零件,就虛空打印一塊,在腦子里進行拼裝分析,理解該零件的作用。
最近這段時間,他天天在干這件事。
為了避免拆機之后裝不回去,他在此之前做的準備工作多得驚人,對整臺光刻機零件的測量也動用了很多工具,細致入微收集了大量數據。
但就算如此,測量數據依舊會存在誤差,所以李顏需要分析的數據量極其恐怖。
他甚至需要在摸清零件作用之后分析零件間尺寸數據的對接情況,判斷是否存在誤差,誤差又會導致什么結果。
完全不是人力所能及。
但李顏可以。
自從冒險覺醒一級技能“學習速度”之后,李顏就已經能將當時的超頻思考模式變成常態化了。
后續每一次超頻,都或多或少地提升著他的常態化思考模式。
更廣,更深,更快。
如今的他只要專注思考,能同時處理的信息量已經完全超出常人理解了。
此時啟動超頻,單位時間內能處理的信息量也完全是計算機級別。
而相比真正使用計算機,他在“思路”上有絕對優勢。
也就是人,永遠能比人工智能更強一點。
李顏不需要輸入指令,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可惜的是,超頻的提升沒有李顏想象中那么夸張。
他以為每次超頻帶來的學習速度提升就算不能成倍,高低也能是個乘以零點幾的水平,結果是零點零零幾……
思來想去,問題應該在遲遲不提升的二級技能上。
啃資料也啃了好一陣,李顏學科相關的三級技能已經全數70%進度以上,深入研究的計算機、數學、物理、機械更是都突破了70%,直奔80%的新高度而去。
如此提升,自然是得益于“學習速度”這個bug技能。
然而基礎數值不夠。
bug技能的天花板有些受限。
看來在系統的邏輯里,知識量跟智力之間的關系是個單向通道。
智力的高低決定了知識量的攝入天花板,但知識量的提升卻不能反哺智力。
不過李顏充滿信心。
因為在這波超頻的過程中,他總能隱約感覺到智力突破的門檻。
就差邁過去了。
很顯然,足夠燒腦的難題,才能把大腦逼到極限,尋得一些新出路,從而讓靈感沸騰。
只是李顏始終被覺醒學習速度那次超頻的陰影影響著,不敢如之前一般深入。
所以光刻機的拆解也是慢慢來的,換以前他說不定就賭一把全拆了來一波超高強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