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全線破7的風景
難忘的跨年夜。
加上難忘的生日、難忘的元宵節、難忘的……
嚯,重生后這條新時間線,韋韻之“定義時間”的存在感相當強烈嘛。
坐辦公室準備給新年員工大會致辭的李顏,腦子里想的都是凌晨十二點的美好風景。
現在他記憶力太好了,好到可以跟放電影一樣回顧經歷過的種種。
只要想記得,連觸感都可以還原。
誒?
為什么是“觸感”?
好了,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2012這新的一年吧。
剛一開年,李顏就要迎接很多大事。
光刻機制作、流水線智造、打開國際市場……件件都是大事。
從他元旦準備窩在辦公室干活就看得出來,其實壓力不小。
三件事,壓力影響方面都不同。
先說光刻機。
雖然光刻機該分析的都分析差不多了,但“工業水平跟不上”這個難點確實也暫時無解。
李顏一直覺得這東西應該不算太難,至少如他所言完全理解了光刻機的話,動用足夠的資源,不可能搞不出來一套能用的光學配件。
又不是八九十年代的華夏,現在當然有追逐高精尖的資本。
攻克一套能用的配件,跟直接解決一整套生產線的難點,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然而無論如何,這等高投入涉及的資源很爆炸,李顏不覺得光靠他的影響力能順利拿到支持。
談利益合作也沒了吸引力——現在拿這玩意兒當籌碼,會讓李顏顯得很像江湖騙子。
他唯一的方式,就是說服其他人,讓他們發自內心覺得“只要能配合李顏搞出零件,光刻機就可以做出來”。
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李顏確實如他所說了解光刻機每個零件的尺寸作用與位置,并且將其深入淺出說給懂行的人就行。
或許說給石磊一人足矣。
問題就在于“深入淺出”,這臺機器的復雜程度擺在那,李顏能依靠自己強大的數值完成理解,想要說給別人就不容易了。
單純說原理沒有用,尺寸為什么匹配,有什么可能的調整方案,這些才是表達重點。
想要到這個程度,不是自己理解就足夠的了。
然后是流水線智造。
這是李顏第一次正兒八經放權交給其他人主推的項目,他除了提供一些思路幾乎沒怎么參與細節推進。
他對結果非常好奇。
既期待能產出驚喜,又有那么一點懼怕他們真的交出驚艷答卷。
流水線智造需要歸納的東西非常多,整合難度極其夸張,聽起來非常像一些理想化無法落地的構想。
哪怕有相對扎實的前期資料積累,李顏還特地給曹海斌、劉立偉組建了足夠專業且強大的工作組,流水線智造依舊算是“大膽”的嘗試。
如果團隊真能在這個項目上給出漂亮結果,是否意味著李顏與他們的差距又被縮小了些?
或者說沒有太過夸張?
矛盾心理。
最后是打開國際市場,準備工作差不多了,李顏準備2月份正式在部分國家發售蛟龍手機國際版。
這一步是大幅提高影響力與收入的關鍵,看起來是志在必得。
恰是志在必得,才更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