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華大114周年校慶
光刻機研發成功這個消息的發酵程度,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包括負責調控輿論的部門。
李顏是需要保護的——至少官方這么認為。
李顏本來想強調他不需要,不過這種事情基本就是“我要我覺得”。
他就是不太喜歡“保護未成年的心智”這個理由。
但跟官方大佬的幾番接觸下來,李顏覺得“保護心智”這個說法應該只是表面說辭。
說到底其實就是在保護李顏的安全。
家人現在也住到新北了,雖然有保鏢團隊,但他現在這么出名——都不只是出名,這他媽都有戰略價值了——免不了會有一些極端分子或者極端手段針對。
最高端的商戰往往樸實無華,何況攤上一個已經明確不要臉的燈塔(以后均以此代稱)。
鬼知道他們能干出什么事情來?
“這也是出名之后的一種不自由吧。”李顏如此感慨。
想想也到了無需高調的時候,對未來科技的曝光可以高,對李顏本人的曝光少點好。
應該能免去不少麻煩。
然而接受了這一套的李顏,卻眼睜睜看著“光刻機”熱搜在三天內變成了“李顏”,隨后就這么一口氣掛了整整一個多月。
這期間相關部門也不是沒努力詞條都被刷新了n遍,但每次都能卷土重來。
各大門戶網站、社交軟件的前十熱度詞條,“李顏”“未來科技”及各種相關詞條、變種詞條牢牢占據著一半以上的份額。
并且相關內容越來越往隱私靠,“李顏有多少錢”、“華大少年卓越班”、“恒星科技”、“新北中學”……眼看著連“易力集團”“韋易力”“韋韻之”都冒出來了,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汗也跟著冒出來了。
按理說網信工作吧,只要主導的層級夠高,并不算難。
想讓一個東西不發酵是很簡單的。
問題在于他們找不到強有力的切入機會。
因為這茫茫多的討論,全他媽在夸。
很大比例的評論,就是單純的夸,儼然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個人崇拜。
是一次無組織的群體造神,這怎么攔?
說的都是好話,你搞簡單的控制是不行的,一句“連夸李顏都不允許”就能帶動狂暴的情緒,更收不了場。
于是專項小組可謂想盡了辦法,又是找別的偉光正熱搜頂上去,又是海量科普消息填充“相關搜索”,又是暗戳戳改算法,又是挑個別影響力比較大的神化李顏的內容進行警告——當然用的其他理由,還旁敲側擊提了提保護公眾人物隱私的問題……
軟硬兼施,千方百計,結果是……
壓不了一點。
他們深刻體會到了什么叫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李顏現在完全就是個頂級八卦核心,是個浸透了酒精的棉芯,一點就著。
什么相關不相關的事情,都能莫名其妙提到李顏,只要一提到,馬上就是一大堆討論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