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免不了有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李顏的想法傳遞下去,同樣免不了變形。
自主決策權一旦大起來,什么莫名其妙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這是李顏絕對不允許存在的,所以他干脆提前布局,不斷優化超級生活圈涉民生軟件的保障制度,例如成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與官方合作專攻食品安全檢驗,給“餓了吧”提供絕對完善及時的食品安全保障;又提高了車來啦司機的準入門檻,執行相對規范的統一管理,定期給司機注冊車輛進行檢查維修,還強制要求車輛安裝錄音錄像設備,提供一鍵報警裝置等……
他甚至要求車來啦成立一個單獨的小組專門負責“安全急線”的接聽與處理——他們平時基本是沒活干的,但在李顏的高薪資與高要求下,日常保持著應急演練與培訓,能力絕對達標。
李顏當然受了前世記憶里一些新聞影響,不過就算沒有記憶加成,以他現在的能力,也能分析出來這些東西。
只是或許沒有現在這么重視。
這一大坨工作推進起來并不容易,溝通成本非常高,總有一些主動琢磨怎么幫李顏省錢的人,搞得他哭笑不得。
“我都不是資本家,你做什么精神資本家?花的又不是你的錢。”
李顏說這句話說了很多遍。
不過5月4日,李顏還是拋頭露臉了。
一露臉,就是一波大的。
上京,華夏大學114周年校慶。
當李顏坐著校方安排的貴賓車到華大門口停下時,他就感覺不太對勁。
門口這記者也太多了點……
雖然華大校慶向來是盛會,但因為參會人員級別很高,正常不會搞門口長槍短炮的陣勢。
已經接任華大校長的蔡振東就站在校門口,身邊還有一排校領導。
李顏剛一下車,現場照相機就噼里啪啦響成一片,蔡振東邁著大步迎上來,臉上帶著壓不住的笑意。
后邊剛好也來了一輛車,下來的人竟然自覺站在車門口先不往中心地帶走來。
李顏認識,這人是龍江學者里的佼佼者,華大校友,不過主攻方向就是計算機……
站著不過來,確實是合理的。
“李顏!歡迎歡迎!”蔡振東伸出大手。
“蔡校早上好,好久不見了。”李顏笑著伸出手。
“你都多久沒來上京了?這還是第一次來華大吧?”
相機拍得我都發毛了,老蔡咱們就別在這地方寒暄了吧……
“是第一次來。”
“來,這位是我們華大的朱書記。”
一個發量相對堪憂但是氣場很強大的男人笑著向李顏伸出手,“歡迎,久仰大名,李顏。”
“朱書記好。”李顏握了手,也只是笑笑。
本來還想著聽蔡振東繼續介紹,沒想到蔡振東只介紹了朱書記,就直接朝華大校門一指,“走,李顏,帶你看看華大校園。”
然后那群校領導就樂呵呵地跟在了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