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年初項目設計早期階段時,設計師們還比較心高氣傲,雖然李顏是大甲方,并且個人能力卓絕,但“術業有專攻”,建筑設計還是個沒有客觀標準的東西,他們論經驗論方法,都是業界最出眾的一批,有充足信心向李顏提意見。
到了13年4月份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熬夜通宵了。
因為跟李顏開設計方案研討會壓力太大,李顏對匯報的要求極高,能在五分鐘的匯報之后一分鐘就壓縮總結完所有值得討論的信息;同時他在土木工程方面的知識儲備也極其驚人,設計顧問提出相對激進的想法會被他瞬間抓住結構痛點詢問,而大部分建筑師并不具有足夠強大的結構知識……
不然要土木工程跟建筑學兩大專業干啥?
但眾所周知,高級別的專業會議,一旦出現了“被問住”的情況,對于答不上來一方的威信是重大打擊。
搞得設計顧問天天惶惶然,在已經功成名就的今天,深刻回味了大學時期被老師問得冷汗涔涔的體驗。
到了年中的設計深化階段,大家的心態已經有了全新的變化。
服了。
徹底服了李顏這個神仙。
光是能當一個不止是丟概念的主創設計師,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而李顏的設計還能兼顧結構、材料、施工幾大方面,考慮得非常遠,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已經脫離了“設計”的范疇。
更恐怖的地方是,他能解決難題。
想要“璀璨透亮”的玻璃,材料是個難點,李顏直接自己啟動材料研發項目,19天交差;想要“激進的外在兼顧合理的內核”,李顏直接整理一套空間設計邏輯,反手就發表在了各大頂級建筑設計期刊……
這怎么玩?
連庫珀建筑事務所的老大,著名建筑師庫珀本人都屢次橫跨大洋跑來跟李顏交流。
回國接受采訪被問及“對李顏最大的印象”,庫珀回答“謙虛”。
理由是:“他竟然覺得我在建筑設計上的水平與他相當。”
所以說,陸達這話聽起來有點舔,倒也算是實話。
“也不是這么說。”李顏習慣了陸達的諂媚。
這是他的主要能力,對上諂媚對下兇戾。
聽起來不太妙的能力放在工地管理上,卻相當有效。
李顏每次看到陸達都會想起前世一個膚白微胖的師兄,跟進工地一年半以后留了絡腮胡……
其曰:“不兇一點沒人理。”
陸達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就是一桿槍,頂在項目上當監控的。
對建筑工程的業務水平如何不重要,他不需要懂什么方向上的事兒,也不用懂設計,只要能絕對忠于領導并且把領導要求一絲不茍地傳遞下去就行。
正是因此,韋易力把陸達推薦給了李顏,易力集團不缺這種人才,但未來科技很缺。
從零培養跟不上李顏項目推進速度,只能是給成品了。
“好咧,現場我隨時跟著,您放心。”
“我剛剛走了這小半圈,已經看到十三個高空作業的工人沒戴安全繩。”李顏說道。
包括陸達在內,未來城建的四個領導臉色立馬變了。
“李總,可能是他們在相對安全的位置就沒有……”從新北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跳槽過來的項目組組長找補。
然后立刻被陸達打斷,“是我們的疏忽!李總,我馬上落實整改!小鄭,你他媽滾過來!”
說著陸達就踩著大步往正在拿著圖紙指揮工作的年輕人走去。
李顏沒理那個組長,轉而對孫淼說道,“孫總,我不希望工地出任何形式的事故,尤其涉及人身安全方面。我不在乎成本,也已經通過堆人工在提效率,該落實的任何細節都要落實,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第二次。”
“明白,李總。”孫淼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