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生命科學研究中心
“蔡校就是喜歡揶揄別人。”李顏笑著跟蔡振東握了握手。
“這不得跟你套套近乎,免得你把我給忘了。”
“話里有話啊蔡校。”李顏白了蔡振東一眼。
不過這一眼白得老蔡很受用。
華大這次過來誠意拉滿,除了蔡振東親自出面外,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賀小剛院士也來了,還有醫學院院長、著名人體病理學家萬克明院士,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著名植物病理學家唐崇正院士,細胞生物學家韓槐教授。
臨大自然也是給足牌面,臨大校長許寧,醫學院院長、臨床外科專家程元院士,生物信息學家曹潤生教授,神經生物學專家蔣平教授,病毒研究專家何紅梅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范齊飛教授,動物學教研室主任崔盛教授,以及遺傳學教研室青年學者、副主任康文君。
這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同為各自學校的頂尖院系,華大一下子就能掏出來四個院士,而臨大只有許校跟院兩個。
不過臨大并不怯場,因為今天參與討論的這批人,都是青年骨干,哪怕是院長也比華大的年輕個十歲,未來可期。
雖然不是院士,基本也都兼任著一些名頭響亮的社會職務。
例如蔣平教授,就同時兼任多個國家級評議專家,也是臨江相關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學會副理事長。
當然,這一切在李顏面前都沒什么好秀的。
畢竟“院士”這個名頭李顏已經見怪不怪了,反而不是院士他還感興趣一點。
所以這群名頭響亮的科研高手,齊刷刷排到兩位校長身后,對著未來科技代表團表現著謙遜的一面。
搞得未來生物科學研究公司的骨干們非常尷尬。
李顏帶來了四個人。
未來生物的負責人譚生,是一個海外留學回來帶過省級研究課題的青年學者,但他的本科就是華大讀的,萬克明當時雖然不是他的院長,但也是行業內如雷貫耳的巨掣,韓槐教授還正好就是他的老師。
剩下三個,一個華大畢業的女博士劉子眉,攻讀方向是植物與微生物互作的分子遺傳機制,天天往生物研究中心跑。覺得自己的學生時代最高光就是當了賀小剛院士的實驗助手。
還有兩個是臨大生命科學學院本科,醫學院研究生,海外讀博回來的青年人才何子文跟廖俊。站在眼前的這群臨大教授,他們基本都認識,而且有不少是當年給過他們心理陰影的。
例如提問極其尖銳的蔣平教授,當年把優等生何子文問得在講臺上痛哭……
綽號“鐵母”的何紅梅則是答辯時讓優秀學生代表廖俊以為自己要延畢。
現在,這些鐵面教授一個個樂呵呵地跟曾經的學生握手,態度好得讓四個學生握著的手微微顫抖。
都是曾經要仰望的人物,現在居然走路的時候還要落在自己身后?
李總,你這人員安排是不是故意的?!
李顏確實是故意的。
甚至連過來參與洽談的學者名單,都是他定的。
這些學者就沒一個研究方向是重復的,有業界德高望重的大佬,也有閃閃發光的青年學者。
讓“曾經的學生”出面,也是直觀地讓這些教授們看看,未來生物給了他們什么樣的研究環境。
同時也反過來讓這些學生給教授們壓力。
你們曾經最優秀的學生在我這干活,他們對你們的情況可是知根知底。
一句話,談合作,咱們心誠對心誠,多余的試探無需做。
李顏需要華大跟臨大實實在在地出把力,而不是斥巨資搞了個研究中心結果卻成了混畢業學生的培養皿。
一群人寒暄著走了段路,就來到了華大的科技樓。
“會議室在二樓,各位請。”許寧顯得各位熱情。
“老許,新樓是氣派啊。”蔡振東說道。
“搞研究,條件不能差。”許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