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試?”李顏說道。
曹海斌如釋重負。
只要是李大總裁感興趣就行。
“您之前打過嗎?”火箭問道。
“沒有,不過我剛剛一直在觀察你們。”
這時候負責翻譯的哥們才反應過來自己似乎缺位了,不過看李總這隨意切換的樣子,大概“語言”對他來說算不上半點難關。
觀察?火箭跟小丁都愣住了。
什么時候斯諾克是靠觀察就能會打的?
“給我試試。”李顏一臉期待地走到臺邊。
曹海斌連忙抽了一根球桿給李顏,現場氣氛又松弛了不少。
李顏持桿站定,調整姿勢,慢慢從完全不標準的姿態調整到正確姿勢。
本來小丁看這情況,心里隱約的一點擔憂也消散了。
早有聽聞李大老板是個頂級天才,學啥都快得很,雖然怎么想都覺得之前沒接觸臺球的人突然水平高到能碰瓷他跟火箭實在是過于不可能,但李顏出了名地不講道理,鬼知道會不會直接一桿就解決問題,那他跟火箭又該如何下得來臺?
不過,就這個上手姿勢來說,沒什么好講的,新手。
姿勢學得很快的新手。
然而隨著李顏幾次試推桿動作做出來,小丁心里又緊繃了。
第一下顯然是不得要領,但第六下幾乎已經看不出毛病。
不是,快也不是這么個快法吧?
當李顏朝前送出一桿時,小丁竟然緊張到像是心里受了一擊。
不過球的走向并不理想,帶著強烈的旋轉繞開了擋路的球,但碰撞位置不對。
現場的反應非常有趣,有的感覺遺憾,有的些許驚訝,有的面無表情。
火箭松了口氣——看來他也跟小丁有類似的擔憂,不過顯然,他并沒有太把李顏“沒玩過”的表態放心上。
小丁就不一樣了,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
哪里的新手可以第一桿打出制定繞行路線的弧線球?
單就這一桿,他已經無法理解李顏了。
要么一開始那個新手姿態是故意裝的,要么現在這一桿是蒙的。
哪個都說不過去啊……如果這一桿確實是實力,那無論怎么演,李顏都很難克制自己的肌肉記憶——太過刻意會顯得蹩腳;如果這一桿是蒙的,光是打出這個級別的旋轉,就跟蒙沒啥關系。
這邊還想著呢,那邊李顏已經清脆地又擊出一桿,他并沒有等待復位。
他只是單純地在嘗試,嘗試白球擊球的感覺,嘗試不同桿法的變化。
到這兒,小丁能確認了,李顏第一桿絕對不是蒙的,看這架勢與出桿穩定性,不好判斷上限在哪,但下限絕對能到職業級。
小丁只能說服自己李顏一開始不像樣的架勢是裝的,就像那句“沒玩過”一樣是種調侃與趣味吧。
也是,完全沒玩過的人怎么會特地跑來看拍攝,又怎么會主動要來一桿呢?
“桿子不夠直,換一根。”李顏突然把手里的桿遞給曹海斌。
曹海斌也不確認了,直接就拎著桿子跑去找老板,要“這里最好的球桿”。
小丁一下子不知道李顏搞的哪一出,還在琢磨要不借自己桿子給李顏試試。
“二位繼續試試吧,我再看看,消化一下。”
于是嘗試再次繼續,眼看著已經快打到晚上飯點了,小丁主動跟火箭商量,兩人合計再嘗試十次,如果還是不行就主動申請換題目。
九次嘗試過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持續用同個姿勢發力導致手感變差,兩人打出來的質量越來越不行,怎么看都只有換簡單題目這一個路線——來都來了,吃個飯怎么今晚也要把素材拍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