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夠不夠膽申請課題基金
故事的開始是非常美好的。
李顏六月底出席“未來科技生命科學研究課題獎勵基金會”成立儀式,在會上李顏用驚爆眼球的金額數字震撼了所有與會人員。
甭管是學術大拿,還是學校教授,或者是走在生命科學研究前沿的公司團隊,都睜大了眼。
那些年輕的學術團隊,尤其是各大頂級院校的優秀學生代表們,更是兩眼發光。
分析都不用分析,這些小伙子肯定想著用手頭“驚世絕艷”的研究課題,狠拿一波獎金,精神物質雙重滿足,還能拉滿曝光度。
簡直不能更美好了!
大家顯然都被高額的獎勵金額度吸引了,也沒怎么把李顏那句“所有項目都由我親自終審”聽進去。
于是李顏“研究項目天使投資人”的美名很快就傳播了出去,讓其他學術領域看得都眼紅,琢磨著趕緊搞一份報告讓李顏重視起來也開個基金。
相對來說,生命科學在國內的地位一直比較低,此番有了李顏的加持,也算是好生揚眉吐氣了一把。
甚至引發了一小波高考志愿熱……
讓不少學校的招生辦工作組倍感挫敗。
這么多年的努力,還不如李顏的一個操作。
相信此刻的李顏在生命科學領域的諸位眼里,應該是散發著輝光的。
因為不是什么開新課題的比賽,對于參與者又沒做任何限定,所以現成的大把研究課題很快就雪花般飄來。
此時,投稿的人還是心里沒底的。
自信是一碼事,真投出去了又是另一碼事。
不過他們擔憂的點比較特別。
“不知道李顏請的哪里專家,要是跟我們不對付,那不是完蛋了?”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批海量的課題報告,未來科技最終初審通過了百分之七十。
要知道這里邊還有大量的達不到最基礎條件的課題,例如早就已經完成的,根本不需要任何資金補助;連最基本的按要求提供材料都不完整的;提供過來的內容慘烈到無法直視的;民科大顯身手的……
把這些刨除,留下至少滿足最基礎條件的課題,大概也就是留下百分之七十的量。
換句話說,但凡你是正經搞研究,都能過初審。
收到初審通過短信的時候,大家那叫一個歡呼雀躍,李顏從天使投資人瞬間又變成了“財神爺”。
有些利益相關者甚至私底下對李顏大夸特夸,什么“格局太高”什么“生命科學的救世主”什么“指明了人類科技發展的方向”……
“李顏就是生命科學研究的燈塔!”
連這種口號都能喊出來,足見大家已經被期待沖得多暈乎了。
但才過去一星期,氛圍就全變了。
初審入圍率70%,二審入圍率突然就變成7%。
百分之七!
一萬七千多個課題,入圍二審就只剩下八百多了。
這八百多甚至還沒能到李顏面前,需要再過一道三審,才算走到“李顏親自評審”的階段。
二審的淘汰率太高,一下自然很多為過了一審沾沾自喜的團隊成了小丑。
學生作業被淘汰就算了,有些研究院的研究課題跟著一起被斃掉,實在是令人難繃。
一時間,各大院校里“學生課題比導師的走得更遠”的情況不算罕見。
于是李顏的風評極速下跌,剛剛當了燈塔,瞬間就又成了僭越者。
只不過看在錢的份上,大家還不敢說太極端,撐死了吐槽幾句“隔行如隔山”,點名都不敢點。
不過也算是給預支的狂歡冷卻一下,動不動以十萬為單位的課題基金,怎么都不可能是廣撒網的類型,幾個百萬支持名額,以及“上不封頂”的特等獎,本來就是要從萬軍之中拼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