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不查牙牌、只收茶錢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島面不大,正中央有一座三層樓高的鏤空八面戲臺,常有名伶登場。
十余所小樓華鋪繞著戲臺而建,客棧酒樓賭坊皆有,吃喝玩樂俱全,通宵達旦也不會覺得無聊。
其中,以“樓外樓”最為有名。
此時,一身儒雅男衫的安遙正站在樓外樓前,打量著檐下懸掛的黃色花燈。
原來,這里就是京都十二酒樓中,位列第二品的“樓外樓”。
她今夜上島,是來尋找阿虎的。
早上見面匆忙,還未曾看過公孫延留下的東西。
既然公孫延之死與東宮和楚貴妃等人關系密切,那么這東西就非看不可了,說不定轉機就在其中。
可在島上找了一圈,阿虎沒找到,卻走到了樓外樓門前。
宵禁在即,對岸是回不去了,索性就在這里過上一夜吧。
羊絨地毯鋪滿了前廳的每個角落,踩上去柔軟無比。
古琴聲在她頭頂縈繞,仰頭望去,不見彈琴之人,只見彩燈華帳與飛橋欄柵。
彩衣飄飄的女子在裙樓間輕盈穿行,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空氣中仿佛彌漫著紙醉金迷的鎮痛劑,讓人不知身處何方。
有位身材嬌美的侍女湊上前來招呼,“公子,需要點什么。”
對方沒認出自己的喬裝,安遙這才松了口氣。
“給我找一間最東邊的小廂,要安靜有窗的。”
“公子是第一次上島吧?這地方不到三更哪有安靜的地方,嘻嘻……”
這侍女倏得掩面淺笑,嬉笑著領她去了二層最角落的廂房。
安遙學著男賓的樣子點了些鹵牛肉,還點了侍女推薦的白玉果酒,又給她打發了點銀子,讓旁人別來打擾。
這賞銀來得輕巧,侍女高高興興地領了,很快就送齊了酒菜。
這間廂房十分小巧,只有一桌一塌,但卻有一整面觀景木窗。
樓外樓的樓體構造十分巧妙,環繞戲臺,是欣賞戲臺上表演的絕佳視角。
此時,戲臺上有一素衣男子正在彈奏古琴,優雅的琴姿下,流瀉出悠揚醉人的音弦。
從這里望過去,恰好能見一輪明月斜掛于戲臺之上。
乍望過去,仿佛以天為幕,以月為景,讓人移不開眼。
哦,原來方才的古琴聲就是從這兒傳來的,真是穿透力驚人吶。
伴著琴音,安遙探身望向樓下。
從這兒恰好能看見酒樓的入口,也能望見煙花巷的行道。
方才她堅持要最東邊的廂房,就是想隨時觀察外面的異動,說不定還能從下面攢動的身影中找到阿虎。
望了好一會兒,忽見一個相似的背影。
那人竟攬著一名身姿婀娜的彩衣女子,二人緩緩而行,十分親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