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十七顫顫退了半步,光聽那回彈力道就知威力,若方才走錯一步,怎么著也得交代條腿在這兒!
他雙腿一陣酥麻,強行站定,將纓槍撿回,恭敬遞還馬上之人。
“多謝將軍相救!”
按說崔十七的身姿樣貌已算得上是千里拔一,可與他口中的“將軍”一比,還是遜色了幾分。
驪馬之上,那人身著玄色窄身錦衣,肩腕肘膝處皆束有護身甲片,泛出凜然之光。
樹縫間傾灑的月光似一襲銀袍加身,襯得此人格外英氣。
他發絲微亂,猶帶趕路的疲態,卻絲毫未滅他眸中光亮。
三軍中能有如此英姿之人,不是吳恙,又是何人?
“我只說不必擔心馬道設有陷阱,眼下這馬道已盡,就得步步留意了!”
“嚇死我了,我小時候見過從歲山抬下去的尸身,那慘狀……現在想起來都發怵……”
吳恙打趣道:“上戰場都不怕,反倒怕這小小狩獵園?”
“那怎么能一樣?能隨將軍重整玄虎軍,是我崔十七此生最大的幸事!頭掉不過碗大的疤!”
他的確沒撒謊,加入玄虎軍是他自小的心愿,這回不但如愿以償,還當上了吳恙的副將!
可他也明白,若不是當初在半月坡恰好輔助吳恙除匪,自己斷然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龍牙寨被平定后,吳恙將功勞盡數推出,眾人無不心存感激,尤其是得了首功的崔十七。
因而,在玄虎軍重整招編支援北境時,他毫不猶豫帶眾兄弟投奔了這位少年將軍。
事實證明,他的確沒跟錯人。
飛龍將軍名不虛傳,不僅善待下屬,練兵有素,調兵布陣更是如有神助,短短時間便帶著這只隊伍逆轉了北境戰局。
思及此處,他雙頰微鼓,終于拋出了那個憋了一路的問題——
“將軍!末將實在不明白,咱們又沒吃敗仗,何不從城門風風光光地進來?”
他越說越憋悶,干脆把心中不快一股腦抖了出來——
“我聽說有挨千刀的造謠咱們通敵叛國,如此偷摸進城,豈不越傳越真了?”
崔十七不知,他口中那“挨千刀”的謠言正是從自家將軍口中傳出的!
要是月光再亮些,他便能看見吳恙那尷尬的臉色了……
可這位飛龍將軍也是有苦難言吶!恐怕沒人比他更想舉著玄虎軍旗,正大光明從城門而入了!
可惜,皇命難違。
圣上要用“詐降”一事,逼出京都的叛臣賊子。
此事乃是絕密,連崔十七都不知道。
密函中還提到,要玄虎先鋒軍秘密回京勤王。
夜登歲山,就是為了與江槐會合。
他們一路飛馳,總算趕上了會合的時間,可這進山好一會兒了,竟一點兒其他動靜也沒聽見。
江槐人呢?
他躍身下馬,劈開枯枝,朝皇城的方向看去,頓時一怔。
不好!方才在山陰處行軍,竟不知皇城已生出了如此變故!
他飛速上馬,“進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