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雖談不上英武,但一雙眼睛卻亮得驚人,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燒。
曹操目光如電,掃過臺下一眾群情激憤的將士。
他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從身旁一位親衛手中,鄭重地接過一方素帛。
曹操展開素帛,深吸一口氣,隨即朗聲開口,聲音清晰地傳遍校場:“今有西園校尉曹操,承天子密詔,泣血告天下忠義之士!”
此言一出,臺下頓時一陣騷動。
“天子密詔”四字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層巨浪。
盡管大漢如今已經日薄西山,但天子的威嚴尚存。
至于這“密詔”的真偽,那就只有曹操自己知曉了。
反正在道義上,曹操的行動具備無上的正當性。
待場中氣氛逐漸安靜,曹操那沉雄頓挫、飽含著悲憤與力量的聲音,再次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邊:
“今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君罔上,禍亂宮廷;狠戾不仁,罪惡充積;嗜殺成性,人神共憤!”
他每念一句,聲音便提高一分,情緒也變得更加激昂。
這些罪行,有的是事實,有的則經過渲染,但無一不切中董卓暴政的核心。
“今奉天子密詔,掃清寡孽,剿戮群兇!
特以此泣血檄文,遍告九州,望興義師,扶持漢室,拯救黎民!”
念至此處,曹操的聲音已經變得有些嘶啞,卻更顯其悲壯決絕。
突然,他猛地將檄文高舉過頭,仰天怒吼:“凡我漢室臣民,忠義之士,當歃血為盟,揮師西向,會于洛陽,誅此國賊!
昭昭天日,實所共鑒!
如有違逆,天人共戮!”
“誅此國賊!”
“天人共戮!”
臺下,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領率先振臂高呼,緊接著,數萬士卒如同被點燃的干柴,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怒吼聲。
兵戈頓地,聲震四野!
檄文即成,曹操立刻派出數十路精明強干的信使,攜帶抄錄的檄文副本,快馬加鞭地分赴天下各州。
與此同時,曹操也親筆修書數封,遣心腹之人送往幾個關鍵人物處:第一個,便是如今聲望最隆、實力最為雄厚的秦王劉燁!
短短幾天時間,這封逃賊檄文便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九州大地。
它所到之處,猶如在平靜的湖面投下萬鈞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渤海郡,袁紹拿著檄文,反復觀看,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東郡,太守橋瑁看著檄文暗自點頭,隨后開始積極整頓軍備。
冀州牧韓馥接到檄文,心中則是糾結不已。
既畏懼董卓的權勢,又不想錯過這次大好時機。
山陽,袁術則是冷笑一聲,隨手將檄文丟在一邊。
而在更加遙遠的幽州,公孫瓚也看到了這份檄文,當即開始調兵遣將……
一場由曹操親手點燃,旨在討伐董卓的燎原大火,隨著這篇慷慨激昂的討賊檄文,正式拉開了序幕。
天下諸侯,瞬間人心浮動,目光紛紛投向了陳留,投向了那個敢于向董卓發起挑戰的曹操。
時代的車輪,在曹操這篇檄文的推動下,開始加速轉動,碾向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時代。
對此,身處東海的劉燁暫時還一無所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