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條提示是在馬昭迪從異宇宙回歸的時候突然冒出來的,大概是因為被極速者帶著做了時空穿越,所以觸發了系統的相關提醒事項。
這是系統第二次對他更加詳細地解釋他自帶的那條時間軸,想到自己的穿越身份居然還附帶了一條獨立于整個dc之外的時間視角,馬昭迪有一種收拾陳年老衣服結果發現兜里還揣著十塊錢鋼镚的驚喜感。
他大概能明白這個“讀者”視角時間線的意思——眾所周知,整個dc宇宙的創作時間是長到令人窒息的,幾百個編輯的設定有時候互相矛盾,有時候混亂不堪;為了方便自己的創作,每個人都會對宇宙做后續設定補充,借此維持整個dc宇宙那岌岌可危的,脆弱的邏輯合理性。
換句話說,眾多宇宙合計而成的dc宇宙,就像是被打滿了補丁的史山代碼。
被縫縫補補的dc宇宙里,哥譚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從讀者的視角來看,哥譚市最開始只是一個被黑幫擠滿的腐敗城市,而身為偵探的蝙蝠俠在努力讓它變得更好。
然后呢?然后更多的故事就被創作了出來,蝙蝠俠的高光時刻越來越多,他智勇無雙,他老謀深算,他能夠對付恐怖分子,超級罪犯,然后是外星人,能解決滅世級別的危機,甚至能單挑超人。
但他依然沒能解決哥譚市的黑幫問題。
這合理嗎?
這當然不合理,所以各種各樣的補丁就被打了上去,哥譚從各種意義上變成了一座邪門之城,有恐怖的邪神,有可以傳染復活的小丑,有能力越來越超模的超級罪犯,有各種各樣的詛咒,地下也開始埋術士或者惡魔,包括勢力恐怖橫跨全球的邪惡古老組織,再加上命運的惡意。
好了,這樣的哥譚市就正常多了,它有足夠多的理由讓蝙蝠俠處理不掉它。
對dc宇宙而言,這種補丁創造出來的瞬間就相當于徹底改變了它的背景結構,如果它的設定是“從布魯斯出生起,哥譚其實就有一個秘密組織”,那么宇宙里的所有人就會覺得這個秘密組織是早就出現的東西,他們再也找不到打補丁之前那條沒有神秘組織的時間線了。
但在讀者的視角里,這些就是原本根本沒有,后來卻被插進前期劇情里的補丁,它出現的時間節點不是“布魯斯出生的時候”,而是“這個設定被畫進漫畫的時候”,于是讀者的時間線中就會出現同一個世界的兩面。
一面是“布魯斯出生,但沒有神秘組織的設定”的世界;另一面就是“布魯斯出生,補丁已經被打上去”的世界。
能看到,就意味著能觸及,dc宇宙之內的人無法觸及的世界,對于宇宙之外的讀者來說反倒一目了然。
所以,以這個角度來說,馬昭迪本身其實屬于一種“高維生物”。
雖然這貨看起來并不太像——畢竟比起人們印象中的高維生物,他的個人實力不能說稍遜一籌,起碼也可以算得上微如螻蟻。
馬昭迪沒有再想,他將思緒重新拉回到現場,談話到了這個地步,兩個巴里當然已經達成了共識。
“你和亨利把她接回中心城,等到她稍微接受這個世界之后,我再來跟她親口解釋,這樣沖擊會小一些。”
“沒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