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無論是卡洛琳還是其他人。
在當時的他看來,都不過是是一群可有可無,隨時都可以拋棄的路人配角。
是幫他獲得寶貴‘人氣’的絕佳‘工具’。
因此他們的想法是什么,他們的未來會因為自己而變成什么樣。
天道既不關心,也不在意,更不會有任何的負罪感。
他就像一個冷漠的導演,無聲的看著‘群星之子’們在預設的軌道上進行著表演,并放任那悲劇的到來。
自己則站在聚光燈外,用‘平等’的傲慢將所有人都踩進了塵埃。
而天道自以為這種‘傲慢’,是他為了突出自身‘強者人設’,從而刻意扮演出來的結果。
殊不知,有些東西光靠演.是根本演不出來的。
他只不過是在以‘演戲’為借口。
來掩蓋自己對這個陌生世界的‘排斥’。
以及那深埋在他內心的,連他自己都難以察覺的‘孤獨’。
可這種情況到底是什么時候發生改變的呢?
是他第一次看到卡洛琳因為博士毀掉她的海豚玩偶,黯然神傷的時候?
還是他第一次惡作劇般偷走琉璃藏在枕頭下的糖果,對方急得掉眼淚的時候?
亦或是云夢給自己開小灶,悄悄帶他去食堂偷吃甜品的時候?
分不清,天道自己也分不清了。
他只知道突然從某個時間開始,他既不再把‘群星’當成一個‘虛假的舞臺’。
也不再把‘卡洛琳等人’當成了可有可無的‘工具’。
那在食堂搶最后一塊甜品的喧鬧,那在訓練室內大家互相吐槽的笑罵。
都成為天道心中最重要的記憶,并以此作為‘錨點’,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徹底的融入到了這個世界中。
而也是從那之后,天道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世界或許是假的,但那些美好的記憶卻是真的。
為此,天道慢慢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
他要改變,改變原著里大家那個糟糕的結局。
他將不會再冷漠的放任那悲劇的到來。
因為若是按照原著的劇情走。
那在經歷過這一場‘余燼之戰’后。
云夢會因為多次奔波于幾個戰場,耗盡生命力,從而和整個基地殉葬。
卡洛琳會因為過早的從量子空間出來,從而落下一個人格缺失的病根,慢慢失去作為人的情感,徹底淪為一個冰冷的工具。
塵星會因為親眼見證到云夢的死亡,從而讓心中的‘獸性’壓過‘人性’,變成一個只會殺戮的人形兵器。
琉璃會因為珍視的一切都被破壞,從而沒日沒夜的做噩夢,每晚只能依靠著安眠藥入睡,再也不復曾經的天真和單純。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配合‘主角·塵空’的成長罷了。
因為只有這樣,卡洛琳等人在第二季的黑化才會變得合理。
他們這群星之子作為反派出現,也才能變得順理成章。
只是對于這個結果,天道并不喜歡。
他不喜歡這種糟糕的結局。
所以他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