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著冷靜,謀定而動,此子絕非常人!
鄧肯只是不想過多干涉決戰的因果,沒想到護國公-埃提烏斯認為他關鍵時刻不動如山,氣度沉著,擁有遠超同齡人的智慧。
埃提烏斯自然也看過不列顛行省總督的任命文書,知道那東西其實現在沒用,都沒有經過元老院同意,但鄧肯率領不列顛軍團跨海救援帝國,有這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魄力,那么這不列顛行省總督的位置。
他坐定了!
日漸老邁的埃提烏斯一直在尋找繼承人,他的子嗣能力稍差,恐怕無法力挽狂瀾,所以他這些年陸陸續續收了不少養子。
此刻,鄧肯已經進入了他的視線內,讓他動了收為養子培養成繼承人的想法。
“阿提拉想在這里跟我們決戰!”
狄奧多里克一世指了指地圖上的大平原,沉聲道:“這里的地形,也很適合我們作戰,恐怕此戰的勝負就在這里了。”
埃提烏斯看著地圖沉默許久,緩緩道:“這里有一片高地。”
“是決勝之地。”
“估計要你們率軍奪下!”
他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西哥特王國特別強,真正的決戰主力,還得是狄奧多里克一世的精銳具裝騎兵。
鄧肯默默觀察一眾人等。
他此時對埃提烏斯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比袁紹強太多了,擁有驚人的戰略嗅覺。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打了個不上不下,最后還是曹操率軍追擊一戰成名。而埃提烏斯很清楚這些人就是臨時合作的盟友,所以他集結大軍就只為了一個目標,那便是跟上帝之鞭-阿提拉決戰!
一刻都不能拖,越拖內部的矛盾越大。
“歷史上,沙隆之戰打贏了上帝之鞭-阿提拉后,埃提烏斯似乎是放了對方一馬。”
“當時上帝之鞭都打算焚火自盡了。”
“結果埃提烏斯勸走了西哥特大軍,又自己撤回部隊,讓阿提拉直接突圍逃走了。”
“這便埋下了未來的禍患。”
這段時間鄧肯惡補歷史,通過鴉后-特莉絲知曉了埃提烏斯的平生過往,然后狠狠回憶了一些前世游戲里面的知識,總算是想起來了不少細節的部分。
這一戰有太多貓膩了!
打的時候,雖然雙方都是拼盡全力,可是最后上帝之鞭-阿提拉突圍逃脫,根本就是埃提烏斯放走的。
他也許有自己的考慮,想著阿提拉可以制衡蠻族入侵。
但事實上,你如果是帝國的皇帝,集中全國的精銳力量跟匈人帝國大決戰,好不容易打贏了,損失慘重,有機會陣斬了匈人皇帝,這個時候,你的護國公把對方給放跑了。
換成是誰當皇帝,恐怕都會猜疑這位護國公是不是養寇自重吧?!
而且埃提烏斯以前是有黑歷史的。
公元425年,西帝國皇帝霍諾留去世,東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遂派軍隊扶植自己中意的人選-瓦倫提尼安前往羅馬繼承帝位。
與此同時,要求皇位的還有西羅馬的一位將軍約翰。
當時的埃提烏斯看準這一羅馬動蕩的機會,率領一支多達6萬人的匈人軍隊進軍意大利,幫助約翰奪取帝位。
但是無奈約翰實在太過廢物,在埃提烏斯到達前,他就已經一敗涂地。
可埃提烏斯并沒有打道回府,而是靈機一動,轉而向瓦倫提尼安宣誓效忠。
這一招反手掏,讓帝國皇帝都無奈了。
瓦倫提尼安當時剛剛繼位,沒有牢固的統治,而埃提烏斯又擁有龐大的軍隊,于是皇帝無奈之下,只好接受了他的效忠,并給予埃提烏斯高盧行省騎兵總督的職務,并讓他統率帝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