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隆圣劍在鄧肯恐怖的蠻力下,摧枯拉朽般地砍出一道道龜裂的痕跡。
緊接著,他的身影合身一撞!
轟隆隆!
在上千人幾乎膽裂的目光中,那城門居然就這樣被他給撞碎了。
鄧肯的身影破門而入,仿佛是蛟龍出海猛虎下山。
他直接拿著城門上砍下來的那一大塊木頭,掄起的瞬間擊飛了門后的五六人,那場面宛如無雙亂舞,然后無比恐怖的蠻力爆發,木板撞擊擠得前方數十人連連后退。
他一人攻破城門,嚇得數百敵軍驚駭欲絕,后退數十米。
附近的守軍已經有點嚇得肝膽俱裂了!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十多個將軍親衛便已經沖入城內,緊接著鄧肯帶領十多人殺得正前方一兩千敵人鬼哭狼嚎,四面八方都是逃竄的士兵。
整個據點已經徹底亂作一團。
巴龍僅僅是抵抗了一會兒便全面淪陷,一戰俘虜了兩千多人,可惜大多是農夫民兵。己方一點傷亡都沒有,就只有五六個將軍親衛中箭輕傷,包扎一下就完事了。
一群烏合之眾,割草就行。
墨洛維的主力精銳都在前線,后方看起來有好幾千的守軍,但是一觸即潰,殺了那幾個有星號標記的戰斗單位,其他的敵人很快便紛紛投降。
此時鄧肯率軍短暫修整,隨后看了看天色,直奔墨洛維的大軍后方。
一戰奔襲數百里,他身后的精銳騎兵依舊戰意高昂,看不到一絲一毫的疲倦,甚至還有人高喊殺得不過癮。
夜幕漸深。
在維度空間的上帝視角下,鄧肯戰略地圖的前方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標記,法蘭克部落的主力部隊基本上都集結在了迪里附近,這片區域有一片開闊的平地,也有軍事城寨,適合大規模戰爭,也更容易發揮出軍隊人數的優勢。
“這不是送給我襲營的機會嗎?”
兩三萬的烏合之眾集結在這片地區,鄧肯都不敢想象如果奇襲炸營了,那畫面得有多美。
墨洛維還是有點東西的。
他沿著皮卡第修筑了三道防線,使用的戰術類似于當年的羅馬帝國,是那種比較常規的木制營寨,四面都有壕溝和拒馬,可以依托附近的城鎮堡壘防守,最前方的軍事據點都是主力部隊,如果遭遇敵人強攻,兩側都可以支援。
并且他還將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安置在了大營的右側后方高地,在關鍵時刻可以突襲敵方的側翼。
這樣的陣地戰,人數優勢最容易發揮出來。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
鄧肯的雙眸微微瞇起,觀察著敵人營寨的漏洞。
他尋找漏洞跟其他的名將不一樣,歷史名將們大多是看安營扎寨的布置是否有什么漏洞,而鄧肯是看有星號標記的戰斗單位多寡。簡單來說,就是哪里是烏合之眾多,他就進攻哪里,引發敵人的大規模混亂。
毫無疑問,敵方右側沒有星號標記的單位更多,附近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法蘭克民兵’和‘蠻族農夫’。
“標記營寨路線圖。”
鄧肯直接在投影頁面上畫出一條s字形的前進路線,主要避開了墨洛維的中軍精銳,因為那里有許多的法蘭克重裝步兵,那些擲斧手相當的難纏,鋪天蓋地的斧頭扔過來,己方也得傷亡慘重。
歐洲戰場的老規矩,不是拼命的時候,絕對不正面沖帝國的標槍和法蘭克的飛斧。
沙隆之戰時,匈人騎兵不小心跑錯位了,直接被帝國精銳軍團的標槍扎得潰不成軍,鋪天蓋地的法蘭飛斧扔過來就沒有幾個活口。
他們投擲飛斧是專門練過的,跟斧頭幫一樣。
中軍大營內。
墨洛維憂心忡忡地站在地圖前,他抬頭看了看身旁的副官,沉聲道:“西哥特王國的援軍還沒有到嗎?”
那蠻族副官搖了搖頭道:“比約定的時間晚,估計還在路上。”
敵人的進攻太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