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這個位置,本來就是要自絕群臣,才能不被皇帝猜忌。
“講。”
“臣以為……我朝的大臣們克己奉公,不需要陛下過多約束就能夠為國為民。”
“而崇禎陛下的大臣們,做不到這一點,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無論才華還是品德不如我朝大臣。”
“故而,才會令崇禎陛下說出然皆諸臣之誤…崇禎陛下之言。”
“所以,臣以為要讓更有才華,品德更高的我朝大臣們,讓更有才華,品德更高的我朝大臣們,設計一套能夠更加適合未來的崇禎陛下時期,能夠監察百官,讓后世大臣們也能夠克己奉公,為國為民的制度。”
雖然這些只是毛驤根據朱元璋的話做出的領悟。
并不完全契合朱元璋的想法,不過還是大同小異,說到了朱元璋的心里去了。
他對著毛驤露出了幾分贊賞的目光。
崇禎昏庸與否,根本就不重要,未來的事情,他也改變不了,最多……只能從制度上面入手,借鑒一下后世發生的事情的經驗罷了。
剛剛憤怒的樣子,當然是有其政治訴求在里面的。
這下,反應比較慢的大部分官員們,才回過味來。
原來剛剛的一切都是做戲,都是假的。
想要限制百官的權利,想要繼續修改制度讓其更加有利于皇帝才是陛下的真實想法。
完全被朱元璋牽著鼻子走的百官們像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
他們只能用憤怒的目光看向毛驤。
好你個濃眉大眼的東西,怎么說話也這么惡毒呢。
把我們捧的那么高,我們若是不接著,陛下豈不是會把我們摔死?
只是,氛圍都烘托到了這種地步了,他們又能說什么呢?
總不能站起來說我并不高尚,其實我和后面大臣一樣都想要貪贓枉法、尸位素餐,只是礙于陛下您的扒皮實草的政策,才只得偽裝成一名好官吧……
毛驤也注意到了一些不善的目光,不過他并不在意。
陛下希望他自絕于群臣,他就自絕于群臣,群臣在憤怒,也不能怎么樣他,他和他家族的未來只在陛下一人手中。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這時,已經沉默了好一會的朱元璋,才問道。
早已被堵在了墻角的群臣們,只得山呼——
“陛下圣明!”
……
永樂時期。
對于天幕這種東西,朱棣也是每日都看,特別是和自己家人們一起看。
他注意到了一個關鍵的信息。
朱由校。
天幕剛剛提到崇禎的皇嫂時,說她是其皇兄朱由校的皇后。
這也就是說,這個崇禎是藩王登基,兄終弟及。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朱棣開始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
自己的兒子是朱高熾是高字輩。
孫子朱瞻基是瞻字輩。
至于祁字輩他目前還沒有見到。
平均一代二十年來算的話……
“兩百年,加上父皇他老人家在位的三十五年,還有朕的。”
“也就是說,我大明朝國祚,估摸著能有個二百五六十年?”
至于極端情況,朱棣沒有考慮,畢竟他們獲得的信息不多,也只能大致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