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種話沒人敢說出口的啊,就算是他們也不會當眾說出口的啊。
“真是胡言亂語,一人抵得上萬人的產量?”
“這天幕真是妖言惑眾!”
事到臨頭,他也只能找補似的,修改了天幕上說的一句話,將一日換成聽起來更加離譜的一人,然后給天幕安了個罪名。
聞言,一眾大臣們果然有一些聰明的,立刻出列贊道:“陛下圣明,這天幕講述之人的聲音,聽起來就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兒,而后世我大清的這位名叫李鴻章的,看起來也是個奸臣!”
“陛下,臣請治罪天幕,并禁止天下人觀看天幕!”
“臣請陛下制定律法,后世凡李姓之人不得科舉,不得入朝堂!”
“西夷不服王化,畏威而不懷德,臣請陛下出兵征伐美國!”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特別是對于清朝這個皇權巔峰的朝代。
康熙但凡表現出一分痛恨天幕的樣子,下面的大臣們,就會表現出十分、一百分的憎恨。
在清朝這個皇權集中到了極點的朝代,大臣們舔起皇帝來,可不會像前宋、前明一樣扭扭捏捏,而是半分的臉皮都不會要。
只是,到了這一步,康熙反倒是猶豫了起來。
雖然是順著他的意思在說,但是康熙怎么聽怎么感覺刺耳。
禁止天下人看天幕?
怎么禁止?把天幕打下來還是把天底下的人的眼珠子都摳出來?
聽起來就好離譜啊!
他禁不了啊,他要是能禁,那還用說那么多廢話?
還禁止李姓之人科舉,入朝堂,他m的我又沒有老眼昏花,你當我是蠢驢嗎?提這么個腦癱的意見?
康熙瞪了一眼那個提出此條建議的大臣,不用他說,已經有很多姓李的官員對其投出了不善的目光。
而征伐美國,就更離譜了,他本就不希望西方文化進入中國,想要閉關鎖國來著,好家伙你讓我去不遠萬里出海?那豈不是告訴國民,外面的世界很大,都出去看看嗎?
“怪不得,后世沒有皇帝了。”
雍正皇帝看著天幕上那一句句的驚世之言,一句一句的把他們老愛家政治的黑暗面撕的一干二凈的講述,嘆了口氣。
但凡有皇帝,就一定會考慮自己家祖宗基業,那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發展。
一如天幕上的清末,為了維持統治,而不愿意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說真的,即便是知道了這些,在引進這些技術方面,雍正還是無比的糾結。
“算了,還是先處理好手頭上的事情吧。”
“這些事朕也急不來。”
他倒是想要做一些有利于華夏,有利于百姓的事,可,萬一真的毀壞了祖宗基業,到了地底下,有何面目去見祖宗們吶。
“這是1900年的美國?!”
已經被囚禁起來的,從未去過美國的光緒皇帝,震驚的看著天幕。
“這、這好高的樓,還有汽車、電車……”
他看的眼花繚亂。
許多東西,即便是作為皇帝,他也只是聽說過罷了。
第一次見到這般繁華的世界,他心底不禁泛起陣陣苦澀。
他只知道大清和列強們差距巨大,卻沒曾想到,竟然這么大,簡直像是兩個世界。
相較于清朝以前的皇帝們,現在已經沒有了半分權利的光緒,反倒對于天幕赤裸裸的撕開他大清的遮羞布,沒有感到多么的憤怒和羞恥。
“李中堂說的是啊,我大清不能安于現狀,什么發展影響統治,事實就是,不發展遲早被列強瓜分,唯有發展,才能博得一線生機,縱然真的是被推翻,至少我大清也不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他的想法,和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并不一樣,倒不是他有什么亡國亡天下概念的區分,而是……大清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與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
和王朝正處于鼎盛時期的皇帝們不一樣。
不過無論他如何作想,此刻也已經來不及了。&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