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之前他還敢罵天幕兩句,但是經歷了這段時間天幕的種種講述,讓他對這個來自未來的世界畫面,產生了濃濃的敬畏之心,即便是有許多觀點與他相悖,他也不敢亂說話了。
“臣、臣以為,或許是那南水北調的功勞吧?”
“幽州地區本就荒涼,幽州以北更是人煙稀少,或許,能有如此糧食產量,與后人的科技有關,我大漢恐不能復刻。”
經過天幕這么多的信息轟炸,歷朝歷代許多儒家學者對一些比較偏遠地區的看法有了不小的改變。
有許多能產糧的地方,若是真如后世所說,那他們這些老祖宗們能給打下來,即使是自己不用,只要留給了后人,那也算是彪炳千古,活民無數的大功勞了。
大宋。
許多宋朝的文人們都沉默了。
他們大宋富裕,蘇湖熟天下足,也不差北地的那些糧食產量。
只是……在看到后世的東三省的糧食產量,確是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我大宋連燕云之地都沒有收回來,那東三省,更是……哎。”
許多有志向想要收復山河的宋人感到心中一陣哀嘆。
如此寶地就這樣淪落敵手,也不知道漢唐的領土,何時能夠光復。
大明。
“不管行與不行,總歸是要試試看的。”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如此之高的產量,看的眼饞。
本著試試不虧的原則,他想著一定要在東北開墾田地試試看。
“標兒,此事你親自負責,前往遼東考察一二,咱也多招募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和你一起去。”
這么重要的事,事關大明的江山社稷,只有交給朱標,朱元璋才能絕對放心。
大唐。
“講了半天,天幕沒有講述最重要的事啊。”
李世民羨慕的看著后世的糧食產量,但是卻微微嘆了口氣。
這天幕沒有講為何他們后世可以產糧如此之高。
一個南水北調絕對是解釋不了的!
畢竟他們大唐即便是年年風調雨順,也不可能有如此產量的!
“這些視頻,似乎是做給蘇公子這類后人看的,我們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才看到,所以……可能有一些后人眾所周知的原因,所以天幕的講述人,沒有解釋清楚吧?”
杜如晦放下了手中的筆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國土……”
“不論如何,此地我大唐都要打下來,然后嘗試在此地種植糧食。”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的東北地區,瞳眸火熱無比。
不為后人為自己!
若是此地真的能夠如此高產,那他李家天下也會更加穩固!
日后北伐、東征,也可以就地取糧!
“如此多的糧食產量,雖然不知曉是為何可以如此高產,但是或許也是后人所謂科技造就的吧。”
李世民嘆了口氣。
他已經學會了遇到了不理解的事情就歸功于后世的‘科技’了。
天幕的這條視頻播放完了,萬朝古人還陷在這可怕的糧食產量中沒有走出來。
至少是稍微懂些算數的學者,都能夠輕易的算出天幕上的糧食產量代表了什么。&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