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經覺得這件事過去了的朱棣,不禁感到晦氣的暗自嘆了口氣。
他是一點兒也不想知道未來的永樂大帝做了什么,那跟他有什么關系啊!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出生于烽火連天的元末戰亂之中】
【當時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友諒,與朱元璋打的如火如荼,軍情緊急,朱元璋甚至對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作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中國從此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大漢。
“四子。”
漢文帝警覺,意識到這位朱棣,也是個不受待見的老四之后,他下意識的對這位朱棣有了一絲莫名的親切感。
同樣,明朝之前。
元世祖忽必烈也有話要說。
雖然這個大明是滅亡的元的朝代。
……
“恒兒也是老四,還被后世稱為漢文帝,評分還是9.8比乃公還高0.2。”
“這不是巧了嗎。”
劉邦像是要炫耀一般的,將劉恒的事跡又說了一遍。
一旁的呂雉白了白眼。
“所以你是要讓代王繼承皇位嗎?”
“不,大漢四百年,已經超過了后世的這些朝代,朕還是讓他按照歷史上來的來吧。”
“乃公之后,自然還是讓盈兒即位。”
知曉了漢室四百年,劉邦已經知足了,不寄希望于傳萬世,自然不想瞎折騰。
從天幕上給出的評價來看,他完全可以相信后世兒孫們的智慧。
甚至,如果能夠在地底下遇到始皇帝,他劉邦還要對其去炫耀炫耀。
給嬴政也分享分享自己的快樂。
作為對比,也把秦朝那長達14的年歷史拉出來說道說道。
【兩年后,10歲的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在北平,朱棣也從隨軍的孩童,變成了人人羨慕的皇子】
天幕上,展示出了一張朱元璋分封出來的二十多位的皇子的封王圖。
各個朱元璋此前的朝代迅速按照地圖將里面的各個封王記錄下來。
雖然不清楚朱元璋的意圖,但是畢竟是一位皇帝,而且是傳承了兩百多年的王朝的開國皇帝。
許多古代的君主都認為其這么做絕對是空穴來風。
或許可以從朱元璋的政策中看到些什么有用的東西。
特別是此刻的嬴政。
大秦。
“如此,豈不是又回到了當初周朝的分封制?”
“百年后,血緣逐漸淡薄,豈不是又要開啟一場亂世?”
嬴政看著天幕上那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封國。
剩下的沒有封王的位置,應該是歸屬中央管轄。
“朕記得此前天幕曾言:‘百代都行秦政法’。”
“如果這大明也行的秦政法,那么至少其應該也有郡縣制在內。”
“這么說,這大明是郡國并行?”
“為何如此?”
嬴政敏銳的察覺到,朱元璋的這個政策,必然有其必要的原因。
只不過礙于目前知曉的‘明太祖’的相關內容太少,無法準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