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
再生氣也拿天幕沒有辦法,生氣過后乾隆反倒是冷靜了下來。
雖然他對于天幕上的一些介紹秦良玉功績而貶低他大清的事情感到有些不滿,不過總體上……
“秦良玉的確是前明難得的忠臣良將。”
“朕意,我大清官兵,也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
秦良玉為大明流盡最后一滴血。
那么大清的官員們,將領們,也應該為大清流盡最后一滴血。
乾隆從不害怕天幕宣傳明朝的忠臣良將。
只是……不要宣傳什么屠殺,什么異族入侵,什么剃發易服。
更不要老是將那些華麗的漢服展示在天幕上。
漢服和長袍馬褂哪個好看,他會不知道嗎?
可是百姓愚昧,只要不讓他看到他們就不會清楚。
可是天幕老是宣傳這些東西,他很是不喜歡。
“除發辮問題為原則性,其余的可以適當跟隨天幕調整。”
乾隆已經逐漸意識到,這天幕的一舉一動帶來的劇烈影響。
盡管到目前為止,認同他們統治的漢人越來越多,可是依舊有相當數量的人將他們視為異族,一有動靜準備造反那是常事。
天幕的出現,播放一些不利于大清統治的東西,無疑會加大這種人的數量,這是乾隆所不能接受的。
“長袍,馬褂可以適當放寬一些,若自行加入一些漢族元素可以不必追追究。”
“但是八旗不得更改。”
“天幕所講述的我大清屠戮之事不得傳播,書籍,文字等一經發現一律處死。”
“發辮可以適當放寬至天幕那樣的……”
乾隆早就發現了,天幕上的清朝發辮,比他大清當今留的長的多!
他自知無法與天幕抗衡,畢竟這么大一塊屏幕廣播,說句話比他這個皇帝傳的都遠。
既然如此,那就盡可能的降低不利的影響吧。
堵不如疏,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他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畢竟不認又有什么辦法呢?
總不能去撬開看天幕的人的腦殼,看看他們咋想的吧?
乾隆倒還好,此刻的康熙真的是要瘋了。
他真想砸了這天幕。
他的統治可不如乾隆那時候如此穩定。
“講這么多有什么用,還不是被我大清統一了天下。”
“也不知道在這里煽動民眾造反有什么好處。”
“哎……”
天幕如此贊譽明朝忠臣,無疑是成了許多求名之人的愿啊。
畢竟,只要為大明反清而死就能獲得一個美名,許多不在乎生命但在乎名聲的人,真的很愿意為大明赴死。
大明。
朱由檢此刻激動的心尚未平靜下來。
即便天幕結束,他臉上的笑容也沒有消散。
看向身側的史可法和袁崇煥的眼神都因為心情好的緣故,變得燦爛了許多。
他鏗鏘有力的聲音,像是抓住了什么有力的抓手,變得輕松自在了許多。
“來人,傳朕旨意,召秦良玉,入京!”&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