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
朱熹在自家庭院里來回踱步,剛剛看到對孔子的‘記載’他就覺得扯淡,現在看到這樣的注釋,更是要氣炸了。
“圣人之言,后世之人,怎可如此曲解?”
他將四書章句集注放在手中,翻了翻自己注釋論語這部分的解釋。
“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茍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
將自己的注解反反復復讀了幾遍,自覺地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的朱熹,一想到自己的書籍的影響力和天幕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就不由的生悶氣。
“到底是哪個不學無術的混蛋將這種胡說八道的注解傳到后世的?!”
“別讓老夫知道,不然老夫和你拼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孔子說: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別人也不能拿走】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意思是,孔子說,我可以從三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用老百姓擋著也不能奪走我的戰意。】
【子曰:既來之,則安之】
【意思是:孔子說:既然來了,就安葬在這里吧。】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孔子說:以德服人前,先將自己名為“德”的配件打磨的足夠鋒利。】
【子不語,怪力亂神】
【意思是,孔子一言不發,用怪力打的人精神錯亂】
【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意思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經被我打的沒有后代了】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孔子說:你爸媽還在,你是跑不掉的,跑了也有辦法把你抓回來】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日。】
【意思是,孔子去東邊打架,兩個小孩在討論和孔子打架的人還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不屑于用武器殺死別人,用極致的力量殺死他人才是正道】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找死的人跟川流一樣,不分晝夜的來送死。】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打人就得下重手,不然沒辦樹立威信。】
【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意思是,孔子說:我喜歡錢,所以直接拿走你的錢是很有道理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意思是,孔子說:三個我走在一起可以看做是一個軍隊,戰斗力可以抵一個師】
【……】
萬朝觀眾。
許多晚間無事的普通人,都會在這個點看天幕。
甚至一些偏遠的村子,為了有一個良好的氛圍,一些村民會聚集在一起看天幕,然后互相討論,宛若是明天定是播放的電影一般。
將天幕當做是消遣娛樂,還能夠學到一些知識。
不過此刻……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俺聽李秀才成天之乎者也,子曰的,原來是這個意思?”
一個從未上過學的壯年人恍然大悟。
“原來孔子是這么厲害的一員蘸醬!”
“這些話這么好理解,李秀才竟然考了三十年還沒有考中舉人……”
聞言,村里原本很有聲望的李秀才,面色漲紅。
“不是的!不是的!孔圣人不是這個意思!天幕是曲解,曲解!不要信!”
“李秀才,你先前不還說這天幕見多識廣?要我們多跟天幕學些知識……”
聞言,只覺得自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了李秀才,半天憋不出話來了。
大宋。
朱熹看的直跺腳。
“這天幕如此瘋言瘋語,又傳播如此廣泛,若是蒙蔽了世人眼睛,讓世人都誤會了圣人之言,都像天幕所解釋的這樣的如此粗鄙不堪,豈不是影響圣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