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兩個廢物!”
不僅僅錢謙益是廢物,李自成也是廢物。
朱元璋不明白,這李自成數十萬大軍,竟然連一年都沒有撐到?
他南明竟然直接開城投降?
小小的江陰都能夠守八十一天!
八十一天!
“倘若人人都像這閻應元一樣,與偽清斗到底,咱大明,又豈會亡于韃虜之手……”
朱元璋氣憤,卻不僅僅是為大明亡國而憤怒。
而是覺得這些人,怎么都這么廢物!
“還不如當年的陳友諒!張士誠!”
“一群蠢豬!”
憤怒過后,他又不禁為閻應元和江陰士民的精神而感動。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這首絕命詩,讓他對閻應元,對江陰這個地方的百姓們,好感倍增。
“傳旨!”
“加封閻應元為忠烈侯,賜謚號‘武愍’,以彰其忠勇。”
“勛爵俸祿分給江陰閻姓族人。”
“江陰百姓免十年賦稅,著江陰百姓修建閻應元廟,以彰其功,永載史冊!”
一旁的朱標點了點頭。
“在國逢艱曰愍;使民悲傷曰愍;佐國逢難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忠烈侯值的此爵此號,我大明不能讓殉難的功臣寒心……”
“爹,另外兩位陳明遇和馮厚敦,不如就賜伯爵,同時著禮部議幾個謚號吧……”
“……”
崇禎時期。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崇禎驚喜。
和朱元璋以及清朝皇帝對天幕有些不滿不同。
即便是天幕將對他進行‘批評’,將他的形象塑造成天幕上那樣看起來像昏君的樣子,對于天幕,崇禎也是恨不起來,反倒是時時傳來的驚喜,讓他對這個天幕更多的是喜歡。
畢竟,都已經知曉自己是‘亡國之君’了。
都已經自己被東林黨忽悠成了‘傻子’了。
都已經知曉神州陸沉了。
都已經知曉自己朱家子孫被屠戮殆盡了。
所謂明君圣主的名聲,早就毀于一旦了,也不可能再維持。
既然如此,多看看天幕,給他多找出幾位忠臣良將,哪怕是說他幾句壞話又如何呢?
更何況。
如今的大明朝堂上有許多人上書,要避免神州陸沉的結局呢。
天幕說出誰忠誰奸,他再用人的時候,也沒有人能說什么。
“大伴,馬上派人去江陰附近尋找這三人!”
“江陰小城,只帶著幾萬百姓,面對數十萬大軍,就能能守住八十一天,殺傷數萬!”
“這三人必有守城之才!”
別的或許還看不出來,但是只看這戰績,就足以說明這三人里至少有一人擅長守城。
“就是不知曉如今時間這三人歲數多少啊……”
崇禎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
畢竟現在距離1645年還有18年的時間,誰知道這三個人現在多大。
“希望不要是孩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