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帖:為什么明朝士大夫到了清朝就變乖了?》
天幕今日播放的,是純文字的討論貼。
許多名字各異的后人們在討論,就像是此前看的評論區一樣。
看著天幕上的標題,朱元璋恨得牙癢癢。
“這種事情還用討論?”
“定是咱大明殺得少了!”
“那偽清在后世殺了那么多人,那些個文人士大夫們哪個能不怕?”
“不然錢謙益這種貨色會投降跪迎?”
朱元璋太了解這群文人士大夫們,就不能對他們有好臉色。
【明朝文人主打的一個就是欺軟怕硬,這個時候就要用張獻忠理論:殺殺殺殺殺殺殺殺。】
【老朱和朱棣活著的時候,對這幫文人是說殺就殺,其結果就是幅隕之廣,遠邁漢唐,后來這幫文人開始說了算,結果就是大明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崇禎拿不出錢上吊了。】
大明。
崇禎默不作聲。
這個問題他可不敢說什么。
雖然上位才不久,但是他卻知曉這個問題。
“朕雖是皇帝,但卻不可能什么都說了算啊。”
無論對錯,但是他大明的確是需要文官來統治的,不然連政令都無法下達。
這要是文官們集體罷工,大明朝立馬就得癱瘓。
所以,即便是生氣,他最多拿幾個人,幾十個人做做文章,不可能對抗整個群體。
【嘉靖初,廷仗才打死十幾個人,士大夫們就慫了,咱大清呢?各種屠殺一殺就是幾十萬,能不老實嗎?】
【明朝:文人裝逼,皇帝得哄著。清朝:文人裝逼,直接殺了。咱大清不是說說,是真砍頭啊。滿清縱有萬般罪惡,但是對待文人的態度是歷朝歷代最恰當的,殺就完事了。】
大明。
嘉靖時期。
嘉靖皇帝想起當初自己剛剛即位時的景象。
卻是有苦難言。
“大禮儀案朕雖得償所愿,但卻……”
但卻讓他意識到了文官群體的力量,而且不僅僅有明面上的抗爭,暗地里還能給你使壞。給了他幼小的心靈以極大的震撼,讓他重新認識了皇權,原來皇帝并不是說一不二,后來專心修道,用文官制衡文官,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物理學和經典力學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清朝看的明白,殺人那是一茬一茬的殺,殺的人頭滾滾,尸山血海,然后清朝拳打準格爾腳踢碩特,揍完大小和卓,又打趴下廓爾喀,錢愣是花不完。】
【江南奏銷案,哭廟案,通海案,殺了無數的江南士紳,抄家滅門,追繳欠稅,廢除上萬人功名、江南士紳一下子就老實了,不得不說這是清朝一大的善政。】
【‘金圣嘆’這種明朝上訪老戶,借著順治皇帝駕崩,聚眾哭鬧,按說要是在明朝,這種皇帝死了我哭有什么問題?這可太政治正確了,但是清朝根本不管,直接砍頭,想殺你不需要任何理由,想殺就殺,這就是皇權的巔峰。】
【當初看南明史氣的不行,看這群士大夫被清朝砍又爽的不行,真是好死。(笑死.jpg)】
明末。
許多士紳們看著天幕,都不由的沉默了。
有一些情緒激動的,則是哭天搶地,頓感末日降臨。
之前只說清朝的屠殺和剃發易服,他們就已經背脊發涼了,現在發現,原來這只是開胃菜。
天幕仿佛要告訴他們,別急,咱大清統治兩百多年呢,有你們受的。
“啊……真是天降橫禍啊,朝廷怎么連個關外的建奴都打不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