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祖宗給我家留下這點基業,還要被追繳稅款,還要被革除功名,文人士大夫們皇帝想殺就殺,以后可該怎么活呀!……”
名叫金圣嘆的江南士大夫更是眼睛瞪得滾圓。
此刻他不過剛剛及冠之年,略微一算,自己可不就是這個明清交際之間的年齡嗎?
大明朝崇禎十七年之后,他也不過是三十七歲,哪怕是那個順治十幾年的時期,他也不過是五十歲左右。
“不會吧……不會有這種巧合吧?”
很顯然,這種巧合的可能性極低,那天幕上的這個‘金圣嘆’就是自己了。
幼年時,也看過自己的長輩們去‘哭廟’,所以其他兩個案是什么暫且不說,這個他可太熟悉了,整套流程都清清楚楚,一旦使用,那朝廷必然是要服軟的。
他因為這個被那個清朝砍了?
見狀,金圣嘆瞬間感到火冒三丈,整個人都蹦起來了。
“不可理喻!野蠻!野人!建奴!野豬!”
“啊啊……這偽清建奴,我金圣嘆和你們勢不兩立!”
“我要上書!我們江南文人集體上書,先滅了這關外建奴!”
這刀子只有砍到自己身上,才會讓人感到痛,一想到自己日后對抗朝廷的各種手段都將失效,一時間江南文人們不禁感到背脊發涼。
“后世為何對我們這些為國為民的士紳們如此大的惡意?”
“要不是我們,皇帝豈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無法無天了?那樣豈不是更沒有百姓的活路?”
“收稅收稅,這朝廷除了收稅有什么用?”
“還善政?上萬人被革除功名,那么多人被抄家滅門,竟然還能稱之為善政?這群后人真是瘋了!瘋了!”
“那些準格爾、廓爾喀又是什么名字?地名還是人名?一聽就是蠻夷起的。”
“空耗國庫打這些地方做什么?有什么用?這清朝也是個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的。”
“要我說,全都不要這些個浪費錢糧的地方,蠻夷就是蠻夷,不知曉治國,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后世的這些討論,可給明清之際的士大夫們氣的不行,感到自己被點名的他們也開始發泄自己的情緒,即便是看過了后世許多東西,也依舊不認同這些蠻夷土地有半分的用處,畢竟又不是他們的。
大唐。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涼氣,也不禁感慨。
“雖然朕不認同這天幕上后人所言,可是……”
“也足以見得,這些后人對于明朝末期的這些士大夫們有多么痛恨啊。”
“所以,后世的抗日戰爭,是吸取了這個教訓嗎?”
李世民記得,即便‘抗日戰爭’時期的華夏,軍閥林立,可卻依舊合作抗日,那一個個不同名字,不同地區的軍隊,趕赴戰場。
晚明別的不說,如果那個叫孫可望和李定國的能夠聯合起來,而不是內斗,結果猶未可知。
“就是這教訓太慘痛了些。”
【明朝皇帝不是不想砍,而是不能,因為士紳和文官是明朝的統治基礎,清朝手里有‘八旗’這個大殺器,不管殺多少人,只要‘八旗’基本盤還在都不會影響統治,清朝皇帝你讓他殺文官士紳那他隨便殺,但是你讓他動‘八旗’的利益,他立馬就歇菜了,說白了本質都一樣的。】
【八旗腐化的更快,后期比士大夫還廢物,前期有點用罷了,事實就是封建王朝腐化是必然的,無論是什么群體。】
大清。
康熙認同的點了點頭,他們大清就是有著八旗,所以可以不用買明朝這些文人的賬,最大的后果,無非是回到關外罷了。
只是……
“這軍隊、文人的腐化問題,終究是無法解決啊,八旗也不能例外……”
天幕今天說的,倒是讓他很是認同。
因為八旗的腐化,從順治時期就開始了,到了他剛剛即位的時候,已經腐化的不行,所以他又對八旗進行了整訓。
可依舊遠遠無法達到太宗皇帝時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