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甚至第三次鴉片戰爭。”
縱然知曉晚清可能很是不堪,但是也不認為區區四千人能掀起什么風浪的康熙放下了心,臉上露出了幾分冷笑。
“天幕快講,朕要看看我大清是怎么全殲這四千個英夷的。”
康熙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大清暴打英吉利了。
【六月,由統帥義律率領的英軍抵達廣州海面,并命軍艦封鎖廣州和廈門外海,企圖封鎖清軍海上貿易。】
【七月,英軍北上抵達定海,此時因為清朝海防廢弛,英軍幾乎未受什么抵抗便攻下定海。】
【八月,英軍繼續北上,抵達天津大沽口外,身在北京的道光帝聽聞英軍進抵大沽口,大為驚慌,隨即派遣琦善為欽差大臣,聯絡英軍請求和談,并承承諾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等人。】
【此時因為英軍瘟疫橫行,便同意南下廣州進行和談。】
大唐。
李世民的神色一緊,頓感不妙。
看著天幕上這英軍的行動路線,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英國走海路,行動路線如此波譎云詭,難以預料,華夏萬里海防根本無從防守啊。”
“總不能在沿海也修建長城,怪不得……怪不得這英軍膽敢區區四千人與這清朝開戰。”
說起這個,李世民也不禁思考。
“也不知曉這英國此時的武器是用的什么?和這清朝有什么區別?”
“1840年,距離后世將近有兩百年的時間,后世的那些武器此刻應該還沒有。”
如果此刻的英國已經裝備了后世的武器,那別看這清朝如此廣袤的國土,縱有百萬大軍,恐怕也難以抗衡。
一旁的李靖也深表認同,看著天幕上那來回流竄的英軍,此刻也對這場本來看起來軍力懸殊的戰爭感到有些棘手。
“不知曉為何天幕沒有說這清朝的水師?”
“不是說有什么北洋水師嗎?”
“為何讓這英軍不停地在各處隨意登陸啊?”
“要是不加以限制,雖然僅四千人倒是不懼,可卻足以攪的整個朝廷難以安寧啊。”
大明。
同樣是馬上皇帝的朱棣一眼就看出了這個問題。
“如此,這英軍豈不是直接立于不敗之地,萬里海防,完全無從防守。”
“這些英軍行動如此迅速,神出鬼沒,恐怕只需要找尋防備薄弱處登陸即可。”
“看來后世的戰爭形式從這里開始就徹底變了樣了啊……”
“海防、海軍是關鍵!”
北方的游牧民族為何難纏,就是因為來無影去無蹤,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十分的鬧心。
現在看來這英軍到處登陸,與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有什么區別?
甚至更加難纏。
因為人家老家在數萬里之外的孤島上呢?擱特么歐洲呢!
你想反擊都沒辦法。
“這要是沒有海軍船隊,豈不是要被人永遠牽著鼻子走?”
縱然陸地上的部隊打得過,那人家也能夠隨時撤走,然后冷不丁的抽你一個刀子。
“看來我大明建立一支海軍形成慣例,刻不容緩啊……”
朱棣嘆了口氣,已經打算將鄭和的船隊,仿照后世的海軍,徹底打造成一支常設的,直屬于皇帝的部隊了。
“如此,日后若是遼東再出現后金這樣的敵人,也可以隨時調動海軍,漫長的海岸線隨時登陸,防不勝防。”
“正好……拿倭奴練練手。”
大秦。
“怎么能讓這區區四千人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