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英軍集結1.2萬人,戰船76艘,向鎮江發動猛攻,在擊敗城外綠營后,與駐守滿城的蒙古八旗,八旗軍雖奮勇抵抗,但最終不敵英軍,全軍覆沒,副都統海齡也兵敗被殺。】
【8月4日,英軍抵達南京城外,而后于燕子磯登陸,揚言要進攻南京,清軍見難以抵擋英軍的進攻,便派遣欽差大臣耆英與英軍議和,29日清朝在英國的威脅下,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條約規定——】
【1.清朝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2.賠償白銀兩千一百萬兩銀元】
【3.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并且允許英國人居住,且設派領事】
【4.協商關稅,中國海關無權自主】
【5.允許英國商人在華自由貿易,使中國成為了英國商品的傾銷地】
【此后英國再度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獲得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西方列強聽聞消息,紛紛與清朝簽訂條約】
【中法《黃埔條約》】
【中英《虎門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
【至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天幕講完了。
康熙也看的自閉了。
他算看明白了,他大清第一次和這個叫英國的開戰,對面總共出動了不到兩萬的兵力,大多數時間甚至只有幾千人,把他大清打的是滿地找牙。
被他寄予厚望的八旗勇士,也沒有起到什么作用。
“兩千多萬兩白銀啊……”
康熙心塞。
說真的,他覺得這筆錢如果在朱由檢的手里,也夠明朝多撲騰多好幾年的了。
就這樣賠了出來。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看著他是一陣陣的肉疼,小心臟是一抽一抽的。
“朕剛剛登基的時候,國庫連三百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啊……”
“這個道光啊……”
“就這么賠出去了。”
“朕的香港啊……”
不提這條約中的其他都不可以接受的內容,單單是這兩項,就讓康熙有了想要砸死這個道光的沖動。
乾隆時期。
乾隆看著癱軟到了椅子上。
“完了、完了。”
“第一次打成這樣,那第二次能贏嗎?”
“這后面還被那群倭奴打,我大清,豈不是要從這個道光開始,一直被動挨打,直到滅亡?”
算算時間,這個道光距離他似乎還不遠?
再加上此前看過的,天幕講述的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他不禁感到渾身發冷。
“到底是哪個混賬東西選這個道光繼承皇位的?”
“站出來,看朕不打死你!”
因為天幕提及清朝皇帝毫無半點尊敬。
就連他最最崇拜的,華夏五千年歷史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清圣祖康熙帝。
都被隨口稱之為‘康麻子’,他又不可能超過爺爺,那他的名聲可想而知。
而這一切,這個叫道光的混賬東西,必須要為此買單!
他輸的那么慘,絕對有損大清的形象,有損他這位十全老人的形象。
此前看過天幕,覺得后人評價宋太宗的方法,肯定也被他們用在了自己大清皇帝的頭上。
收不回燕云的大宋是什么評價?
被洋人混合吊打的大清會是什么評價?
他乾隆都不敢想!
天幕
大明。
崇禎看著眼皮直跳。
“就這么幾千人、一萬多人就把這清朝打成這樣?”
“不是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嗎?”
“兩千多萬兩白銀啊……給朕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