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英雄千古】
【唐朝不配擁有張巡】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于竹帛也。】
【你張巡吃的是皇糧,當然要為國效力,可城里的百姓憑什么陪你一起死?李唐的江山跟他們有什么關系,張巡憑什么決定他們的生死?你張巡算什么東西?李唐的狗罷了。】
【崇拜張巡的,你回到古代就是被吃的那個。笑哭.jpg】
下面回復。
【你就是吃的太飽了,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
【慈不帶兵,義不掌財,戰爭又不是過家家】
【為張睢陽齒】
【城破了城里的百姓也是死】
【殺人而食,已無人倫,這種人死不足惜。】
【他可是英雄啊,吃點賤民怎么了?】
【無論什么理由,都沒有資格剝奪無辜之人的生命】
【我看有些人還是欠吃】
【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吃百姓屬于亡天下,可見唐朝亡的正確,亡的好。】
【都罵張巡吃人,實際上吃人的是李隆基。】
【其實吃的更多是死尸】
【一提到這個人我恨得牙癢癢,為了飄渺的封建綱常大義斷送了幾萬人的性命】
【罵吧罵吧,反正張巡這么做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去要后世名。】
【程昱:“老鄉見老鄉,滿嘴冒油光”。笑死.jpg】
【李隆基這貨真該千刀萬剮了】
【這種人也配敬佩?】
【忠君不等于英雄】
【不守,難道跟常凱申一樣跑嗎?笑話。】
【電車難題,張巡沒有辦法,該死的是把這個問題丟給他的人。】
【淮河以南是因為張巡才免于遭受叛軍荼毒,維持安定和平一百年直到唐末五代的到來】
【忠君就要吃百姓,還不如投降算了。】
【吃人的無論如何是不應該被洗白!】
【文天祥都崇拜的人在現代網友眼里這么不堪。】
下面回復。
【文天祥讓自己弟弟投降元朝活命,自己赴死,和張巡這種把別人作為代價的可不一樣。】
【5000年歷史,又有哪一天沒在吃人。】
【李唐的功臣,不是百姓的功臣,李唐的英雄,不是我的英雄。】
【愛國但吃人。】
【張巡的爭議事實是無奈,兩害相權取其輕】
【張巡站錯隊了,效忠的還是唐玄宗,周圍的唐軍巴不得他趕緊死,守的時間越長和叛軍激戰的越慘烈越好】
【百姓是自愿被吃的。】
下面回復。
【自愿被吃,笑嘻了。】
【賊每破一城,城中人衣服、財賄、婦人皆為所掠。男子,壯者使之負擔,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戲殺之。——《資治通鑒》,難不成你們覺得投降就能活命?】
【人肉太香啊,造啊】
【這世上難道有那種童話般可以完美阻止慘劇發生的方法嗎?】
【看到評論區,不禁感慨一聲,大劉是真厲害,把人性寫的如此淋漓盡致。】
【……】
大唐。
貞觀群臣們都驚呆了。
這天幕上這一排排的評論,還有的互相因為觀點不同怒罵了起來。
后人的吵架方式,互相問候對方的家人。
基本上都是圍繞在張巡該不該吃人這點兒。
許多人認為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有些人認為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邊說另一方是欠吃,另一方說對方是污蔑英雄,居心叵測。
“吃人……”
李世民心中無比的震驚和悲痛。
雖然剛剛已經看到了,但是如今看到后人因此還吵的不可開交,他實在是無言評價。
從本心上來說,他雖然也明白戰爭的殘酷,可這種事情,確實沒有辦法說。
但是……即便是心中再是不適,他都沒有辦法指責張巡半分。
誰都有資格說這種話,他沒有。
因為張巡保衛的,是他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