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為了老李家吃點人不算什么,同樣的,大明的忠臣良將如果能夠為了大明的延續,吃點人,那也同樣不算什么!
當然,建立這廟宇的目的也不是什么吃不吃人的,而是為了宣傳張巡的忠勇精神。
他大明,就需要這種忠于皇帝的臣子!
“重八……這件事……”
總覺得有些不妥的馬皇后欲言又止,不知該說什么好。
吃人一事,到底是讓她心中有些異樣,但看著自己丈夫那堅定的模樣,她還是將自己的話咽了下去。
這種事,她不好評價。
大秦。
“胡亥?”
嬴政特別想知曉胡亥對此如何作想。
“胡亥!”
叫了一聲,沒有得到回應的嬴政,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度。
“兒臣、兒臣在。”
“你怎么看?”
“兒臣、兒臣……”
冷汗直冒的胡亥知曉,自己若是回答錯誤,至少還得是一頓毒打。
連忙好好思慮自己老爹的心思。
后人的兩種觀點,他一時間不知道站哪一種好,更重要的是,他不知曉自己老爹站哪一種。
突然,胡亥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道:“父皇,要不先嘗嘗,再做決定?”
嬴政:“?”
嬴政:“!”
“混賬東西!”
一時間沒有反應來的嬴政心中滿是疑問,轉而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的嬴政,瞬間怒的抽出了老父親的皮帶,狠狠的抽打了下去。
【寶應二年春,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于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于林中自縊死,其余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后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大唐。
到這里就結束了。
李世民松了口氣,看著最后的字眼,卻又充滿了絕望。
“藩鎮、唐末、五代……”
“原來說宋朝的時候提及的唐末武人道德敗壞,是這么一回事。”
“藩鎮割據,五代更迭,必然戰亂不斷,百姓民不聊生。”
“也怨不得那趙匡胤要收回兵權,限制武將了。”
這一下,唐宋的歷史連起來看,此前的些許疑惑也一掃而空,但更多的是,對大唐命運的絕望。
到了這里,他大唐日后還有中興嗎?
……
晚間。
長孫皇后離去之后。
李世民暗中安排親信道:
“你去查查這揚汪的族人現在何處,查到之后……”
“做的干凈一點。”
知曉了安史之亂的歷史,有了楊貴妃和楊國忠兩人,他是決不能容許這樣的人在進入大唐后宮和朝堂。
雖然事情終究要落到李隆基這個昏君頭上,可是其他的不穩定因素,他也要剔除。
皇后不希望他這樣做,他就暗中做好了。
還有那武氏,日后也要頒布一項祖制,武氏女不得入后宮。
他不禁想到了承乾。
這武則天,多半就是他后宮的女人,而李治則是李承乾的兒子。
如此倒是說得通了。
他只需要教育好兒子,武則天不入李承乾后宮。
那么日后的李隆基也不會出生,大唐也不會有一位叫李隆基的昏君了。
如此一來,昏君的問題解決了,楊貴妃和楊國忠的問題解決了,武后的問題也解決了。
雖然不知曉這樣做日后會引起什么樣的反應,究竟是好是壞,但是……知曉了這些事,讓他什么都不做,比殺了他都難受。
“承乾……”
嘆了口氣,李世民也對日后有些迷茫了起來。
“朕也不知曉這樣做究竟是好是壞,但朕不想坐以待斃……”
“朕會努力留給你一個強盛的大唐。”
“哪怕因為朕的改變讓大唐更早覆亡,朕也認了。”
“畢竟,如果不做點什么,朕真的不甘心啊……”&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