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以臺級作為床,前后借湊,做成了兩個榻,中間用板隔斷,用紙裱過,因為前后上下隔斷,只有兩椽,看去也不顯得窄了,空間綽綽有余,就連門外廚灶,都收拾了出來。
如今看去就極為賞心悅目,莊瑾驚訝感嘆:“蕓娘真是心靈手巧!”
陳蕓見莊瑾喜歡,也是眉眼彎彎:“這是請仆婦幫忙,我自己一個人,也是不行的。”
“對了,廚灶收拾出來,咱們想吃什么,就可以自己做,也能儉省些。”
她的廚藝相當不錯,普通的瓜蔬魚蝦,經手之后,都有意外的好味道。
莊瑾聽得點頭。
他雖是四經武者,可以吃小灶,但小灶飯菜,也就油鹽重些,味道……只能說比大鍋飯好些,莊瑾不大喜歡,并且讓小灶做異獸肉,除非全程盯著,不然多少會給你昧下點,這是‘廚子的規矩’,根本防不住,自行做就沒有那般事情了。
關于習武,莊瑾也和陳蕓闡述過自己想法:當下時局,實力為重,戰功銀錢,不必摳搜,一應以盡快轉化成實力為要。
陳蕓對此表示認可,全力支持,一日一斤磨皮境大成的異獸肉,就是耗費10戰功,價值十兩銀子,從沒說過什么,還主動配合做菜,防止后廚私昧,并想法子以梅花盒溫著,少食多次……修煉資糧黑元散,也是家中銀錢最大支出,平日家常用度,卻都是盡量儉省。
——莊瑾為此說過,不必為這一星半點的小氣,陳蕓卻道,‘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平日積攢一點,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幫上夫君’,讓他頗為感嘆。
不僅是這種大方向上,認可一致,家中瑣碎,吃穿用度,陳蕓都是一應承擔。
這種后勤保障下,莊瑾只用吃喝睡練功,其他什么都不用去管,心無旁騖,如今每日習武時間都漸漸超過六個時辰。
莊瑾習武時,陳蕓就在視線內看著,也不覺無聊,做些自己事情,彼此陪伴。
莊瑾在屋外、距離鎮守藥田不算太遠練武,陳蕓就經常坐在門口小榻,看書、刺繡,或者縫制些小物件。
——她的手藝極好,短短幾日,莊瑾的小衣領襪就多了幾件,有兩件破了的衣服,移東補西,也總有法子讓衣服看去完整潔凈。
莊瑾偶爾停下歇息,陳蕓就放下手中事務,過來添茶熱飯,也算是習武版的‘紅袖添香’。
晚飯后加練,因為如今六月,又是在山上,蚊蟲甚多,嗡鳴如雷。
陳蕓尋了法子,以一種藥草制的香,先用小籠蒸透,然后在門口爐上擺一個銅絲架,把香放在架子上,離火大概半寸的樣子,徐徐烘著,如此既能驅趕蚊蟲,又沒有煙,反而有淡淡草藥清香。
于是,每晚這個時候,藥田這邊其他人因為蚊蟲不堪其擾,莊瑾卻能獨得清凈,安心練武。
再后來,這個法子被其他人學去了,流傳是莊瑾的巧思妙法,卻有誰知道,這背后真正是陳蕓的功勞呢?
就在這般日益相處中,兩人感情加深。當然,莊瑾生活重心是習武,卻也有瑣碎的一二趣事。
莊瑾是有些淡漠的性子,初成親時,陳蕓也是沉默寡言,緘默沉靜,喜歡聽他說話,發表議論,漸漸地,莊瑾生出惡趣味,喜歡引逗陳蕓說話,就像是用纖草撥弄蟋蟀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