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景街。
莊瑾街鎮守的住所,就在街道駐地旁邊,這邊,仆夫、仆婦將一些雜物零碎從城外藥田那邊搬來,陳蕓引著他們幫忙收拾。
此事交給陳蕓打理,他自然放心,去往旁邊街道駐地,給手下三個小隊開會,認識除了林宏核心班底之外的諸位武者,安排值夜一應事宜。
等到了半上午時,交代忙完,莊瑾過去旁邊住所。
此街道冠以‘福景’二字,自然景物雅致,這次的住所是一個臨水小軒,也比在城外藥田寬敞許多,足有三椽。
——五經境界、二紋家丁,配置正是三椽,上月在城外藥田,因為知道待不了多久,陳蕓又將那兩椽小屋收拾極好,也就沒再折騰換房,說來這還是他真正意義上第一次享受二紋家丁的配置。
這里不是城外藥田,在府城中,同是一椽屋子,空間都大了不少,不過之前匆匆過來看,莊瑾印象并不太好,此時經過陳蕓打理,再看卻是超出想象的極好居所了。
陳蕓帶著莊瑾,進去觀看:“夫君看看,若什么不合適的地方,我再修改。”
進屋,第一印象是干凈,然后是明亮。
莊瑾記得,之前進來,因為屋子背光,有些昏暗,此時,陳蕓用白紙糊了墻壁,看去一下就亮了許多,屋內木質地板打掃得一塵不染,正中八仙桌上擺放著一盆荷瓣素心蘭花,肩平心闊,莖細瓣凈,在微光中熠熠,更是點睛之筆。
他記得,這盆上等蘭花乃是城外藥田一位隴鎮守相送,陳蕓頗為喜歡,親自澆灌,一月下來它越發枝繁葉茂。
接著,陳蕓帶莊瑾來到二樓。
之前,莊瑾也上來過一次,那時二樓沒有欄桿,看去覺得空空洞洞、無遮無攔,此刻已有竹簾,垂到地面,高度與尋常桌子相當,這般既留出走路空間,又看上去美觀自然,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
“蕓娘,這是如何做到的?”莊瑾驚奇詢問。
陳蕓笑答:“以黝黑色的竹子,橫豎交錯,截成了半幅簾子……中間豎四根斷竹,麻線扎好固定,在橫竹搭簾的地方,又用黑布條將竹子裹住、縫上……”
莊瑾為陳蕓巧思妙想嘆服。
兩人說話間,風聲颯颯,陽光穿過檐前一株老樹的綠蔭濃密,覆在窗上,婆娑光影將他們剪影,連同身后懸掛的畫,都是映襯得天青瑩瑩。
之前說過,陳蕓性子豁達大氣,不太喜歡首飾珠花之類,反倒是對書畫籍冊,頗多喜愛,遇到有趣書冊,在莊瑾練武小憩時,會將其中精彩段落分享讀給他聽;遇到破損字畫,則是以舊紙修補,掛在墻上,裝點屋子。
此時,兩人身后就有陳蕓帶來的一幅掛畫,畫中畫的是月中老人,一手挽紅絲,一手持杖,童顏鶴發,在非煙非霧中奔馳,看去就憑空給軒中增添了三分人文墨氣。
此刻兩人站在二樓上,新修的欄桿之內,能看到隔岸游人往來不絕。
陳蕓一一指點,給莊瑾說著自己規劃:“咱們小軒在橋東,埂巷之北,那里靠著屋子有三分田地,我問了也是可用的,可開出三分田壟,劃作菜地……靠近籬笆處,我打算找些菊花種子種下,秋日花光樹影,錯落在籬笆旁邊,想來好看……”
莊瑾再次感嘆陳蕓心思靈慧,無論去了什么地方,都能因地制宜,掩蓋去缺點,讓住所舒心、悅目。
在這種好環境中,心情舒暢,莊瑾練武似乎都更有進益,陳蕓如在城外藥田般,在他目光所及的地方陪著,或是讀書刺繡,或是添茶熱飯。
時間一晃,來到了午時,這時竟有一個熟人找來。
……
這人是當初宿舍中的老三——焦坤,因為貪樂懈怠,后來分去城南那邊,斷了手臂,武道之路斷絕。
今日,焦坤找來帶著一份禮物,拘謹坐下,客套、沒營養的話說了幾句,又生硬拉扯回憶當初一個宿舍的事情……說著,他自己都覺得頗為尷尬,卻也強撐著沒走。
莊瑾沒心思和他浪費時間,徑直問道:“焦坤你此來是有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