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清越隨意把玩著李悠南送給他的那只小豬,專注而認真,時不時抬起頭來,笑嘻嘻的看看李悠南。
漫無目的的逛著。
看到一些老舊的窯爐,磚墻都熏黑了,有的廢棄了,有的還在用,煙囪里冒著淡淡的煙。路上遇到運瓷泥的三輪車,車上蓋著塑料布。幾個工人坐在路邊樹蔭下休息,端著大搪瓷缸喝水。
快到傍晚了,腿也酸了。慢慢溜達著往陶溪川那邊走。
天還沒黑透,但燈已經亮起來了。老廠房改的街區,紅磚墻,燈光暖暖的。
人開始多起來,路邊支起了好多小攤子,都是賣瓷器的。
年輕的手藝人居多,東西看著更現代、更花哨些。
倆人挨個攤子慢慢看,聽攤主跟人講釉色、講畫工。祝清越看到個喜歡的小茶壺,拿起來摸了摸,釉面滑溜溜的,一邊把玩,一邊好奇的問:“你也喜歡這種人文旅行嗎?”
李悠南說:“在我眼中不分這些。”
祝清越輕笑了一聲:“還是應該分一下的,感受人文和感受風景,心情不太一樣。”
“那你更喜歡哪種呢?”
“人文呀……有一種厚重的感覺。”
“不喜歡風景嗎?”
“倒也不是不喜歡。景色漂亮的地方當然也很好了,以前小的時候跟著爸媽去過九寨溝。大家都在看那個水有多漂亮,只有我呢,一路上一直跟一個藏族的小姐姐聊天,她說話好有趣啊……所以應該就是單純更喜歡的區別啦。”
逛累了,兩人晚上在陶溪川里面找了個看著順眼的小館子。點了個炒粉,加了個瓦罐湯。湯是排骨蘿卜的,燉得挺爛,喝著暖胃。
店里人不少,嗡嗡的說話聲。倆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外面燈火里來來往往的人,祝清越一手捏著剛買的小茶壺,一手拿著李悠南送給的小豬,喜滋滋的把玩。
此時菜上齊了,李悠南拿出手機拍攝。如今的他,也算是逐漸養成了一個自媒體博主該有的素質,那就是隨時隨地把值得分享的東西給拍攝下來。
總的來說,景德鎮這地方名氣很大,但是真要拍攝旅行視頻卻不大容易出彩。白天的時候,雕塑沒有人給他拍視頻,不然那會是一個有趣的題材。
李悠南收起手機,對面的祝清越卻忽然盯著手機愣了一下,眼神中閃爍著一絲糾結。
李悠南奇怪地問:“怎么了?”
祝清越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表情,略微斟酌了一下,隨后有些扭捏地說:“能不能請你明天幫我個忙?”
李悠南沒有直接答應,但也沒拒絕,問到:“你先說嘛。”
祝清越微微嘆了口氣,然后直接把手機屏幕轉過來,放在桌面上推給了李悠南。
手機上是群聊的消息,李悠南遲疑了一下,低頭看消息記錄。
祝清越也解釋起來:“我不是一個小作者嗎?一邊旅游一邊寫,很多讀者都知道,我也沒有避諱。今天中午的時候,忍不住發了一條動態,體驗的時候給作品拍的照被群里的書友看到了……”
李悠南看到消息里面有一個粉絲,明天想見祝清越一面。
李悠南想了想,問道:“你想讓我幫你什么?”
祝清越有些發呆地攪拌著碗里的湯,說:“這個群是我的vip粉絲群,尤其是這個粉絲前前后后給我打賞了幾千塊錢了,不好拒絕,而且我覺得見一見書友其實也沒什么關系。”頓了一下,祝清越抬起頭說:“不過呢,還是會有一點擔心,你能不能陪我呢?”
這倒是沒什么,李悠南爽快答應下來。
在得到了李悠南肯定的答復后,祝清越肉眼可見地高興起來,開始拿著手機叭叭叭地跟那個粉絲商量起見面的地點和時間。
……
次日。
祝清越選的地方,在三寶蓬藝術聚落里頭。這兒不吵,綠樹多,小路彎彎繞繞的,旁邊就是些陶藝工作室和安靜的咖啡館。
昨天夜里下了雨,空氣里有種瓷土被雨打濕后的味道,混著點草木香,挺舒服。
他們坐在一家咖啡館的戶外木桌邊,頭頂是爬滿藤蔓的架子。
“你說,她會不會覺得我本人跟想象中差很遠?”